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旅游管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知识的过程,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实践、体验、感受的过程被轻视甚至无视。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不适应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旅游教育改革,创新旅游教学思维,改革旅游教学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目标,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把“注重学生体验”作为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和途径。
体验教学是利用学生体验所积累的现实经验与丰富的表象储备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体验教学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体验,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体验教学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体验教学的目的是从体验中得出概念,掌握能力,最终脱离依赖于抽象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体验教学思维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体验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实质,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体验思维的基本途径
在一般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体验教学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体验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必须借助体验来达到领悟升华,师生的活动或创设的事件都是为学生的体验服务的。
(一)主题式教学,创造“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中体验
所谓主题式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参考书把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数据、材料等进行综合整理,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情况,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过分注重抽象的逻辑推理与机械的识记训练,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专业理论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大胆地对现有的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与调整,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力求做到专业理论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专业理论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相关原理,必须认真学好专业理论。
(二)案例式教学,创造“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案例式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事件,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髙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解释性案例、探索性案例和描述性案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安排。案例式教学还可以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可视化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案例式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