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西方文学观念中作家的主体地位

  文学活动是世界之于人的一种关系性的价值生成过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西方文学观念作家主体地位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西方文学观念中作家的主体地位

  摘要:对于“作家”在文学活动中主导作用认知角度的不同,就形成文学主体观念的差异。在西方传统语境中,作家理论的观念陈述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将作家纳入一个虚设的、预置的形而上的话语体系,从而确保主体意识在文本中的稳固地位。然而,透过福柯在后现代语境中宣称的作家理论,我们会发现,传统观念所谓作家主体只是知识与权力关系的产物,实际上文学主体并非作家,作家是一种话语功能。西方语境中作家的主体地位的突变正显现出作家文学书写自由转型的过程。

  关键词:西方 文学 作家 主体

  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使得创生文学的力量是作家发出的,作家就被视作文学活动的主体。对于“作家”在文学活动中主导作用认知角度的不同,就形成文学主体观念的差异。在西方传统语境中,理性主义文学观将作家设定为书写主体,认为文学写作是作为理性主体的作家的书写活动。但是,其同时认为,作为理性主体的作家只是话语传播过程的动力支点,而作为肉身的自我本身并不体验文本内在的审美情感;文学是由外在的理性推理过程所编织的知识之网,按照逻辑之思自如地伸缩的过程。在这样的文学观念中,作家自我的情感、意识、视角在文本书写中的作用被理论阐释所淡忘。作家仿佛成了冷静地旁观、机械地描写的艺术编织机。理性主义的作家观念不断地压制作家的个性张扬与情感渲染,使得评判作家的标准就成了审度其逃避自我感情、放弃个性主张的程度以及以外物来象征意义与暗示传情的技巧。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便将这种理性化的作家主体认定为遵从外部理性规律进行写作的诗人。他将诗人分为凭技艺的规矩来模仿外在世界的“模仿诗人”,靠神赋予灵感的启示而写作的“代言人”,进而站在理性规范的立场上,认为作为模仿诗人的文学写作在照抄现实而不懂专门的理性知识。模仿诗的写作活动因脱离知识的范畴,而可能激起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所以,模仿诗人应该被涂上香水、插上羽毛逐出理想国。可见,柏拉图以理念构造出作为知识理性而存在的人,进而将文学活动的作家主体设定为能够凭借灵感来再现理念或可以认识知识之完善的人。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直接宣称,作家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其文本书写的开端和源泉所以,作家就是以形而上学的思辨抽象出来的,作为认识主体的判断者;文学写作就是文学之外的理性主体,以文学解释的方式来认识生活的书写行为。因此,所谓诗人的天才和苦练,也都是相对于其理性化程度而言的。郎加纳斯认为,崇高是心灵的回声,文学是作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形象化出来的产物,因此,作家的想象力和崇高情感是造成文学写作的直接动力之源。但是,这样的情感也必须有理性的、规则的限度。作家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冲动,那就会像一只没了压舱石的船,漂流不定,要鞭子和缰绳来操纵。实际上也显露出了其将作家理性化的思想主张。

  至此,在西方古典时期的文学观念中,一方面,理论家门坚持认为文学不可以仅仅表现自我之一己私情,另一方却不可能完全限制文学写作成为纯粹的逻辑推演。这使得理论家们不得不面临关于主体观念的异常艰难的表述困难。尽管如此,作家主导文本的理性主体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文本中以诗化的方式所进行的自我表现,却一次次随着自我情感模糊而在理性主义的文学场域中悄然失声。作为理性主体的作家便逐渐地处于文学创造的主导性地位。他们知道,在文本书写中,把“表现自我”作审美主义的文学观念彻底压抑,也就是彻底地抑制了文学;而把它无限放大,就会使文学失落其社会存在的意义,成为迷失了自身的精神乌托邦。虽然古典时期的文学观念并未建构起作家与文本的意义关系的理论表述体系,但是,由于作家被视为文本意义生成的动力根源,因此,作家分裂而理性主体生长的现象,则随着文学观念的描述而在文学批评中获得了理论生长的根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