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童年经验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析童年经验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文章分析了童年经验对作家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童年经验包括“不愉快”和“愉快”两大类,认为“不愉快”的童年使萧红作品出现“父辈缺失”:“愉快”的童年使萧红作品中反复出现祖孙书写的特点。
关键词:童年经验;文学创作;萧红
“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1]作家一般将童年经验以回忆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加入文本之中。然而,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记载的童年经验已经不是它原本的经历和最初的状态,而是作家在经历世事、体会人生之后,加入自身的体验、记忆和感触的重构与再创造。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在所谓的最早童年记忆中,我们所保留的并不是真正的记忆痕迹而却是后来对它的修改。”[2]这种修改受到了各种心理力量的影响。
一、“不愉快”的童年经验――父辈缺失
“不愉快”的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它将会形成一种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在之后的人生中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甚至会给主体造成心理暗示。在萧红“不愉快”的童年记忆中:祖母不喜欢她,甚至用针刺过她的手。亲生母亲姜玉兰对她总是漠不关心,继母对她更是十分恶劣。而她的父亲张廷举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表,更是以严厉、不近人情形象出现。萧红童年时期曾经被脾气暴躁的父亲呵斥、狠踹过。当然,这些童年记忆也多次作为生活原型被写到作品中。
萧红作为大家族里的头生女,平时大人们对她是万般骄纵溺爱,才养成了她任性与顽淘的性格。在萧红六岁那年,祖母去世了。她独自游离于在全家异常悲伤的情绪之外,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之中。“祖母已经死了,人们都到龙王庙上去报过庙回来了。而我还在后园里边玩着。”[3]小说《呼兰河传》是通过儿童视角叙述的一部童年回忆录。在萧红对童年经验记述时以“我”的想象、记忆为中心来宣泄情感。在对童年的回忆和追溯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提取与再现,而是在“选择性记忆”的基础之上加以重组。对于一个封建地主兼官僚知识分子的父亲来讲,在如此情形下看见了自己的女儿头顶缸帽大喊大叫地闯进屋来,肯定会怒不可遏地将其踢翻。“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缸帽子也在地上滚着。”[4]这次事件作为“不愉快”的童年经验影响萧红对其父亲的态度。之后由于父亲张廷举工作繁忙常常离家在外地供职,与父亲相处的时间也非常有限,父女之间的感情很空洞,没有温度。萧红长大之后,因为抗婚使得家族蒙羞,父亲一气之下将其开除族籍。这意味着萧红与封建家庭的“被脱离”与“被决裂”,进一步加剧了萧红与其父亲的之间关系的恶化。
对于萧红而言从小缺失父爱的现实状态或多或少地折射到其文学创作中。她在作品中对“父亲”形象的极力回避和强烈躲闪。从这种言说忌讳中可以看出萧红对她父亲的`惧怕与憎恨。在《哑老人》、《汾河的圆月》、《莲花池》等作品中“父亲死了”;在《夜风》、《离去》、《山下》等作品中“父亲缺位”。在萧红作品中父亲形象几乎都属于一个简单的形象化符号,进而表现为家庭结构建构模式为“父辈的缺失”。
海明威曾说过:“不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对萧红而言这种“不愉快”的童年经验的确对她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验作为文学创作原型,影响了萧红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父辈缺失模式。
二、“愉快”的童年经验――祖孙书写
“愉快”的童年经验伴随作家的成长,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们会将这种愉快和美好重组与延展,进而形成文学作品中的亮点。萧红初到香港面对恬静和优美,有山、有树,有漫山漫野的鲜花和婉声的鸟语的写作佳境时,可她却只看到寂寞与忧郁。漂泊异乡的心灵无处安居,乡愁郁积心头形成了一种眷恋故乡的心理定向,回忆“愉快”的童年成为萧红在生命尽头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