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语文学科辨别新课改模式论文

  一、对语文学科的辨别

语文学科辨别新课改模式论文

  语文学科实际上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和人际交往中都要用到语文,语文无处不在。从而把语文作为工具的话,我们是不能离开它的,它会在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而作为人文性,我们的一切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而这些文化都需要我们用语言和文字把它给表现出来,表现得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就需要我们的文字功底和说话水平,这些都需要语文,所以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正确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这也是对我们的大语文的一种最完整概括。我们今天通常所谈的语文,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语文观,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在求学阶段的语文课。这种语文课,人们大多数都认为只是教学生读书、识字、作文。就算是这样狭隘的观点,教师都没能真正的做到。读书,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是永无止境的,在其最初的成长阶段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教其读书,比如选哪类书读,怎么读,读这类书有什么意义,我们能从中明白怎么样的道理,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相同的道理,正所谓:读、明、用。识字,从仓颉造字就开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而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接触,不断的认识,才能把我们所知道的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民族的文字进行认识,能准确的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来,更能正确的书写出来,正所谓:识、读、写。作文,在我们明白了道理,在正确识字的基础上,就需要就某一观点,表达认识,这时就会用文字把思想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作文,但是这种表达,有对问题的肤浅认识和深度认识,这也就是作文的优劣。高中的语文课,是学生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后的一个必要补充。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其学习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不只是教其读书、识字、作文,还更应该教其做人的`道理。

  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第一,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新,它体现了时代性和基础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问题,新课程要求高中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从而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新课程的课程设计有了变化,高中课程运用模块教学。我们不管学生层次好坏,都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而新课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应有不同种类的教材,这将有利于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散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今后的发展。

  第三,新课程在内容上有许多新的变化。在必修中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去接受古人思想的熏陶,去了解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在选修中更注重分版块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回归大语文。

  第四,新课程的课程实施肯定有新的变化。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最后,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还有千万人心系的高考,以后会怎么考,考什么,这才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三、对课堂教学模式追求

  过去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从课改启动以来,课堂由教师的主宰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自己的组织、引导和学生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沉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给课堂带来了活力。现在的语文课堂,和原来相比,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明显的增多了,学生乐于学,教师也轻松乐于教了,课堂学习再也不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充满着创造激情和人性光辉的交流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所以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由于过去语文课程编制中的既定性、凝固性和闭锁性,教师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忠实执行者,对教科书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极小。而今,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