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夸父的“俄狄浦斯情结”论文

60 阅读4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由此可知,神话在本质上是艺术而非科学,是用想象或幻想建造起来的艺术。没有幻想就没有希腊神话;没有希腊神话;也就没有希腊艺术。因此,用科学或者功利性很强的观点来解读神话的做法,与神话的性质是相悖的。

  2、前面说过,《山海经》对夸父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既说他是逐日道中因干渴而死,又说他被应龙所杀,这岂不矛盾?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夸父乃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也就是说,逐日的夸父和被应龙所杀的夸父并非一人,而是夸父族中的两个人。可惜,这也只是一种推断,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要弄清夸父真正的死因,还得另寻途径。

  我们知道,夸父神话的中心主题就是“逐日”。“日”的表层意思是很明确的,即指自然界的太阳。但神话是幻想的艺术,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它除了有表层的意义外,一定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甫雷泽曾指出:“神话是的有机成分,它以象征的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着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在中国,“日”的象征意义就是指“帝”,“天帝”、“天子”,如炎帝又称“太阳神”等。由于杀死夸父的是应龙,应龙又是黄帝的手下,所以,这里的“日”亦可看成天地正神的“黄帝”。既然“日”有表层意义和象征意义,那么,把夸父“道渴而死”看成表层意义,把应龙杀夸父看成象征意义也应在情理之中,夸父之死的矛盾也可由此而解。

  大凡故事总讲求来龙去脉。黄帝为何派应龙追杀夸父?夸父又为何要“逐日”?我们还得从神话结尾的“弃其杖,化为邓林”去追溯原因。试想,夸父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使出全身的力气抛出手杖,使它化为一片郁郁葱葱、桃花灿烂的桃林,为何不在北饮大泽的途中,而是在“函谷”附近的“桃林”?“桃林”,据《山海经·中山经》里记载在“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还载:阌乡“夸父山其北有林,名日桃林。”“自潼关至函谷,俱谓之桃林塞”。“桃林”即“桃源”,即“桃林塞”,它和夸父山现今都在三门峡灵宝境内,位居函谷附近。函谷,不仅是出关之地,也是大地母亲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或者就是女神女娲的化身。前面说过,《大荒北经》记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无疑,夸父就是后土的后代。据丁山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说:“后土是自初民所祭‘地母’神演化而来。因为地母能生五谷。五谷由野生培植为人工生产,是由妇女创造的,在女性中心社会时代,即称地母为后土。”地母,既然是中国的“大地母亲之神”,舍女娲又谁能当之?显然,夸父弃杖人函谷与女娲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著名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所有长的物体——如木棍、树干及雨伞也许代表男性器官,那些长而锋利的武器,如刀,匕首及矛亦是一样。”而“箱子、皮箱、厨子、炉子则代表子宫。一种中空的东西如船,各种容器亦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以幽深的函谷为子宫,以长长的手杖为男性性器官是十分恰当的隐喻,这也是非常符合神话所具有的比喻、象征、幻想等形象思维的特点。夸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其全部的余力化为一片生机无限的桃林无非是告诉人们他深深地爱着大地母亲,至死也要投入母亲的怀抱。夸父爱恋自己的母亲也绝非空穴来风。“女娲在中国神话中有种种变相。她是伏羲之妻,也是黄帝之妻。”“这一对夫妇,常现身为一种奇特的长尾孪体连身形相。”“伏羲作为黎明之晨曦的象征,就是黄帝和太阳。”专家何新的考证让我们得知夸父不仅是女娲的孩子,还是黄帝的儿子。既然黄帝和夸父是父子关系,那么夸父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地“逐日”就只能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即每个儿童都是“爱双亲中的一个而恨另一个”的,“这是精神冲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无论正常的儿童还是不正常的精神病患者,都有‘恋母’或‘恋父’情结,这一点则是相同的,所谓区别也只不过是程度上有所不同罢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