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试析对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探究

21 阅读3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试析对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探究

  论文摘要:二十余年来法学界一直在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着研究,本文分别从三个时期阐述了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观点,并加以比较,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作了更现实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调整对象、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

  我国的经济法和经济法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工作重心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上来。1979年6月,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央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各种经济法。以后在我国的许多正式文件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经济法”这个概念,经济法的立法工作和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研究,在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之下,我国经济法已成为一个与民法、行政法等并列的基本法律部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根据法理学的基本理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容、性质不同,国家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范围、方式也不同,因此不同的社会关系需要由不同的法律规范来调整。当某些构成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同一类时,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自成体系,从而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一个国家完整的法律体系。所以说划分法律部门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许多经济法学者正是以经济法调整对象为出发点去构建经济法理论框架,并形成多流派争鸣的格局。为了方便阐述,本文将中国经济法学二十余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加以说明。

  一、1979年至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之前

  在经济法产生之初,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研究中,最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经济法有无特定的调整对象。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论断。一为“否定说”,该说认为所谓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即被视作经济法的各项法律、法规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其实是分别属于行政法、民商法、劳动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没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在此论断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基本法律部门。持“否定说”观点的大多数为非经济法学者,此类观点至80年代中期都曾经有较大影响力。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出现了大量新型的经济关系。实践证明,这些新经济关系与原有的经济关系有着重大的区别,而原有的法律部门如民法、行政法,已不能对它们做出有效的调整,因此建立经济法这个基础法律部门就成为时代的需要。继而在学界中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基本法律部门,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的“肯定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并且这种观点也已经得到我国立法机关的明确肯定。

  在这个时期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并对后世产生深远意义的学说是“纵横统一说”。“纵横统一说”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又称为“大经济法”观点。该学说产生于经济法诞生之初,盛行于《民法通则》颁布前,而在《民法通则》颁布之后则受到多数学者的猛烈批评。概括归纳起来,该说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三类经济关系:第一类是纵向经济关系,即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二类是横向经济关系,即社会组织之间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三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二、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至1992年

  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明确承认了我国公民享有财产权,较为全面的确立了民事法律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

  “管理协作说”提出“经济法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该说与“纵横统一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在“纵横统一说”的基础之上将经济法调整的范围缩小,不再认为经济法调整所有的横向经济关系和内部经济关系,而只调整与纵向经济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部分横向经济关系和内部经济关系。这一部分横向经济关系和内部经济关系由于对经济管理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起着辅助性的作用,它们又被称为“经济协作关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