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一词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和诠释学家那里被赋予了特殊的哲学意义,是指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哲学诠释学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我们在视域中生活和理解,不存在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视域中被确定的。在解释文本时,这个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当前的视域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理解者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3](P447)但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理解者自己的标准和偏见。我们应该意识到双方视域的特殊性,并通过建立一个将其结合的关系而克服这些特殊性。任何真实的理解都涉及这样一种视域的融合,在其过程中传统获得新的生命,我们自己的偏见受到挑战。视域现象是解释学循环的基础,即将理解描述为传统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相互作用。根据当代解释学确立的关于文本理解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文本理解中,传统上要求理解者所遵循的理解之路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让理解者抛弃自身的语言、文化、历史等所谓的干扰因素,去充分发挥自身的跨文化移情意识的作用,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生活在异文化背景下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出的视域──这违背了理解的自身逻辑,更忽略了跨文化理解者自身必然具有的生存视域。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解读,乃是在生存论意义上的跨文化展开。理解的基础并非在于将自身完完全全置于原文本的思想之中,或是纯粹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活动之中,去设身处地地领会他人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们把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看成是一场谈话,那么,交谈的一方面应该是理解者与原文本的交谈,另一方面(也是必然出现的一方面)则是理解者同自己的谈话。在两方面合而为一的统一体中,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真实过程才能得以实现,理解者才能将自己的前理解背景因素──不管是来自于自身语言文化,还是在以往解读跨文化文本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原文本语言的文化──与原文本中所展示的原作者的视域融合起来。因为有了理解者视域的融入,我们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就必然有了历史的宽容,因而也就可以把对跨文化文本的每一次解读都看成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意义生成过程。虽然在表面上看,原文本文字所记录的意义可以用目的语言复述出来,但这绝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而是参与进了一种理解者当前的视域和视域中必然抱有的前见与前把握。这在哲学解释学意义上是合理的偏见,它构成了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条件。
四、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合理偏见因被视为妨碍了理性和哲学对真理的追求,偏见在传统的理性哲学中一直遭到人们的拒斥。
在传统的跨文化理解研究中,不管是跨文化交际学还是翻译学,都设法排除理解者可能抱有的对异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的偏见,以达成所谓真正的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然而,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偏见不但被恢复了名誉,而且被看作是我们理解中一个必要因素,这种看法基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或领会的前结构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涉及意义的投射或筹划,是从一个人自己所处的视域中获得的。由于这种理解的前结构就是偏见,理解或领会不可避免地植根于偏见,并不存在能让我们得到一个文本的“真实”意义的中立视角。[3](P796-797)按照这一思路拓展开来,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并非是纯主观的,他所带有的偏见并不就是主观意见,也不是个人癖好;相反,它是传统的一部分,在他所属于的历史传统中发展而来。是被历史和文化决定的视域,是效果历史的显现。由此看来,这种偏见是合理合法的,不但不构成跨文化文本理解的障碍或局限,而且,它引导着理解者朝向正确解读原文本意义的方向,因而是使跨文化文本理解成为可能的基础。如果更深入地追究跨文化文本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的前提,那么,理解者在自身的生存经验中得来的思维固有的能动性就是跨文化理解得以可能的主体方面的最终根据。换言之,跨文化文本理解者的能动性实现的诸多环节就是有意识或上意识的主体偏见的突显,它作为理解中理性化和逻辑化的形式而发生作用,并成为对跨文化理解前提追究、反思和批判的核心基础。如何在理解中使理解者的前见与跨文化文本对象达到同一或和解,便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一个深层的本体论根据。当代哲学诠释学关于文本理解、解释的理论,使得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反思的理论平台。我们试图以跨文化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作者视域融合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作为依据,说明跨文化文本理解是一个包括原作者和理解者,原文化和本文化等理解以及前理解因素在内的互动过程。从而使跨文化理解者得以摆脱以往的、视文本解读为一般操作方法的局限性,获得跨文化理解的一种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