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钱钟书《围城》中的文化底蕴
《围城》这部小说,除了对人生的虚无、价值丧失以及荒唐堕落进行深刻地呈现和反思,更多还表现出人类自身绝望、软弱的人性特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围城》中的文化底蕴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与《围城》里的深刻文化底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围绕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围城中的人想要逃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的文化讽喻,从小说中的人生文化困境、人性软弱的文化呈现以及小说的讽喻文化三个方面,对《围城》这部小说当中的文化底蕴进行解读和探索。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人性 封建主义
伟大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层面上对阅读的人产生影响,更能够从其他方面,如:文化、意识形态等层面产生重大的影响。钱钟书先生所创作的小说《围城》,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进行结合,基恩瑞让这部《围城》当中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富,在精神和哲学的领域产生更深刻的批判力量,进而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魅力。
一、钱钟书《围城》的文化梗概
钱钟书的《围城》主要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思考。在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中,所面对的中国变幻莫测,而中国知识分子则从封闭的单一儒家文明中走出来,和外国的文化相互交接,因此其时代的使命和能力也都有所不同,需要更新的中心文化视野,来看待整个新的中国文化。
《围城》以方鸿渐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其所缺乏责任感,也正是这个时代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所缺乏的。方鸿渐在中国与西方文化互相交融的局面中,流露出一种文化的自卑情绪,也流露出自己对传统封建主义文化的执着,在这个情况下,《围城》以幽默辛辣的批判,提出文化的自卑或者自大都是不可取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责任,坚定地走下去。
《围城》近乎哲学一般地讲述了“围城中的人想跳出来,围城外的人则想走进去”的一种互相矛盾的文化心理状态,而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喜交加,一方面是由于现实世界的丑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所以,《围城》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知识分子,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等。所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值得细细思考品读的。
二、《围城》中的人生文化困境
《围城》注重以具体的知识分子命运作为实例,以此对人生的悲喜命运的文化根源进行探索,更多还是对人所面对的文化困境进行判断和呈现,这样一种具有哲学深度的探究方式,也是《围城》深刻文化内涵之所在,更多的富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围城》小说的那个钟,并没有催人泪下的情节,也没有任何重大的历史背景,所表现的就是普通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灵魂深处的悲凉,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孤寂,面对命运的无奈。现实世界在《围城》中是一个充斥着丑恶、虚伪、无聊还有荒唐的世界,这种带着谎言还有很多荒唐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小说中,不管是封建主义的乡绅方豚翁以及身后的大家族,还是生活在上海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会中的方鸿渐以及他深厚那个挂名岳父所有的商人银行中,亦或是书香门楼中苏文纨的待客厅,还有众多高级的知识分子所集结的三闾大学的校园之中,都充斥着现实世界当中的虚伪谎言以及无聊自私。这种已经沦落到庸俗的世界,让人无法真正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无可奈何的人生文化困境。
在人类的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自身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和别人相对应的关系中得到体现的。而在《围城》中的每一个悲欢共举的生活具体场景之中,都透析着人和人之间的不和谐的关系,貌似两只保持着距离的刺猬,一旦抱得很紧取暖,往往会刺痛对方身上的肉。在《围城》中,便致力对这种人与人的文化隔阂进行刻画,无论是亲密的父子、夫妇还是朋友同事,乃至于情人之间,都流露着一种无法踏破的隔阂,主人公方鸿渐正是有着这样的人生隔阂和痛苦,即使面对的是唐晓芙,他也有无法逾越的隔阂。
所以,方鸿渐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很是苦恼,他认为自己无法容纳的东西,可以通过排泄或是消化自行解决,但是唯独情绪要和别人一起分享。而在这过程中,方鸿渐发现这样容易因为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得罪人、冒犯人,所以方鸿渐深深觉得,人和人本来都是孤独,每一个人要各归各路。方鸿渐希望能够走出旧式的婚姻模式,但是方鸿渐的父亲却没有办法认同他、理解他,当方鸿渐希望收获美好、纯洁的爱情时,却没有办法去获得他深深爱着的人,同时也是相爱的人对他的接受和谅解。当方鸿渐非常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了事业的成功不断付出自己的辛劳之时,却身不由己地面对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在同事们的诬陷以及排挤中,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而方鸿渐最终希望能够获得最为圆满的婚姻,希望能够在家庭的港湾中得到身体和灵魂的归宿与寄托,但到最后只能和自己的妻子格格不入。在多次波折、希望和失望的恶性循环中,方鸿渐以全部的`失败告别了自己的人生探索,而一切的人生希望,最终归于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