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禅籍中谚语的独有特色

19 阅读4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20)僧拈问安国:"全肯为什摩却成辜负?"安国曰:"金屑虽贵."(同上,卷六,洞山和尚)

  所谓异源同义是指形式、来源不同的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却基本相同.如谚语"黄叶为金,止小儿啼"指以杨树黄叶作铜钱,哄骗小儿停止啼哭.比喻认假作真,简单愚钝的思想行为.也作"空拳诳小儿""空拳黄叶""认叶止啼",这是同源演变.除此之外,还有异源演变,如"空里采花,波中取月""将鱼目作明珠""认橘皮为猛火""认萤火为太阳"等.

  同源异形、异源同形的谚语组成了一个个谚语群,体现出内部完整的系统性.这也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谚语其实并未完全定型,禅师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可以自由发挥.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禅籍中的谚语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与多样性.

  二、口语性

  (一)禅籍谚语多源于民间口语,反映日常生活

  口语化、通俗化是禅籍语言的主要特征.作为禅籍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市井街头的谚语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征.禅籍谚语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折射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禅籍中多有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谚语,如"春不耕,秋无望""今年霜早降,荞麦总不收""不挂葫芦醋不酸""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等.这与禅宗所确立的丛林制度是紧密相关的,百丈怀海禅师曾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祖堂集》卷一四,百丈和尚).丛林制度将宗教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农禅的修习与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也有力地推动了禅宗的发展.禅师在示机应机之时,使用这类生活谚语可谓自然之至.另一方面,对学人来说,此类谚语也是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此外,如"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原指法律严密不可含糊,但私下人情却可以通融,禅籍中指接引学人时可以开方便法门;"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本指江湖艺人随身带着竹木等道具,遇到合适的场地便可随时演出,是当时社会文娱生活的反映,禅籍中常用来比喻悟道之人的任用自如,了无挂碍;"见钱买卖不曾赊"揭示市场贸易规则;"杓卜②听虚声"指占卜者的话不能听信,比喻言语说教不是领悟禅法之道;"波斯吃胡椒"波斯人是不吃胡椒的,比喻不能勉强去做一些事,间接体现了中外之间的交流等等.

  (二)禅籍谚语结构的灵活性

  禅宗典籍中蕴含着谚语丰富多变的表达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形的替换

  (21)师问南泉:"古人道:'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非道'?"泉便棒,师云:"莫错打."南泉云:"龙虵易弁,纳子难谩."(《祖堂集》卷一八,赵州和尚)

  (22)雪窦有《静而善应颂》云:"觌面相呈,不在多端.龙蛇易辨,衲子难瞒.金锤影动,宝剑光寒.直下来也,急着眼看."(《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二,第一二则)

  (23)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昨日初三,今日初四."僧云:"此犹是拣择."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瞒."(《续传灯录》卷四,报恩谭禅师)"龙蛇"喻不同资质者.意谓龙蛇容易分辨,而禅僧难以蒙骗."蛇""辨""纳""瞒"等均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又如谚语"灸疮瘢上更着艾焦",即在烧灼而致的疮痕上再用艾绒烧烤,比喻错上加错.例如:

  (24)药山与么来,早是无事起事,好肉上剜疮.遵公(指遵布衲)不见来病,却向灸疮瘢上更着艾焦.(《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这里的"焦"又可以写作"燋""爝""炷"等,它们都有"烧灼"义.

  2.语素的替换与增减

  语素的替换包括单语素的替换,如"雷声浩大,雨点全无"也作"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脚跟未点地"也作"脚跟不点地";双语素的替换,如"咬猪狗手脚"也作"咬猪狗脚手";单双语素的交叉替换,如"家家有路透长安"也作"家家门户透长安""家家门里透长安""家家门首透长安","嚼饭喂小儿"也作"嚼饭喂婴儿""嚼饭喂婴孩"等.

  语素的增减,如"美食不中饱人"也作"美食不中饱人吃""美食不中饱人餐".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谚语的多种形式之间既有语素的替换,也有语素的增减.如"一箭过新罗"也作"一箭过西天""鹞子过新罗""箭过新罗","一句合头意,万劫系驴橛"也作"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一句合头语,万劫堕迷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