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城镇建设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新型城镇化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尊重山水格局,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综合功能完善的人文魅力城镇空间。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推进人文城市建设,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人文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品牌;文化素质;文化保护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人文城镇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建筑、街区被重复堆砌的钢筋水泥和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所取代,城市文化趋同现象突出,缺少明显的地域特色。如今,人们越发感觉到,城市容貌给人们的印象是暂时的,而城市特色文化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永恒的。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着力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要将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有机融合,激活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一、注重文化保护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城市文化可以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经济创造力和文化辐射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城市人脉的聚集和要素的汇聚,是宝贵的城市无形资产。新型城镇化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历史文化遗产表现为优秀历史建筑和群落和民俗文化。保护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等传统建筑,保护传承方言、传统美术、传统民艺、传统体育和节庆文化,复兴传统手工业,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彰显乡土和民俗文化魅力,实现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共存共生。
科学、正确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善,不能搞大拆大建,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中,应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尽量用原材料、原工艺修补整治,以保存其历史本来面目。决不可先将其消灭而后以复制品取而代之,更不可在商业化开发中把珍贵的传统文化肢解掩埋。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在真实的原物中得以体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与其真实性直接相关,任何新造的假古董都不会再具备原物的价值,保护真实的珍贵历史原物,就是保留它们所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失去了整体环境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都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历史街区中的单体历史建筑,应尽可能地保留其周边的原有环境。为此,在城乡规划中,应将传统文化脉络、文化元素纳入城镇规划与建设,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为传统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全力避免传统文化的流失。一般情况下,不应提倡历史建筑的迁移保护,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及其周围环境,应进行整体性保护。当然,完整保护历史不能简单强调保护对象的不可改动,强调伴随原有生活空间的原有生活方式不可改变。而是强调在旧城改造中不能大拆大建,对于历史文化必须尽可能地予以保护。在开发城市的过程中,物质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并重,传统民居和文物古迹保护同步,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形态,也保存城市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在开发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潜在价值,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新型城镇化要彰显可持续性,坚持不懈地搞好保护与传承,真正建立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二、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金名片。每座城市除了地理条件、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美味佳肴的差异外,更深层次的是文化上的不同了。文化影响力是一种为别人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及文化受众的根本性认同。文化品牌不仅具备这些特点,而且能够通过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忠诚度等产生放大效应,进而实现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演变的撬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品牌对于城市文化意义更为明显。如果说传统城市文化因为信息封闭性而较多地依赖于本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形成的`文化品牌,那么在信息社会中现代文化品牌则更多地体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是开放的先进技术,面对开放度空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只有做强自身的文化品牌,才能发挥好文化品牌优势。只有打造出强大的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跨出国门、融入全球文化,才是繁荣城市文化的根本出路,否则将湮没无闻。以文化品牌创新提升城市创新文化活力。城市文化活力在于创新,城市创新源自于创新文化。一个创新活跃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精神财富丰厚的城市;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也往往是创新活跃的城市。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