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其具体由计算机的网络基本体系结构和计算机通信原理这两个子项目组成的。主要目标是想让学生首先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为其以后学习奠定基础,项目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管理基础,其中包含了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以及互联网的技术运用三个子项目。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网络管理功能,以及各项功能的模式和体系,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对于制定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老师要深刻的体会其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认真的学习相关知识,对于课程的标准内涵要做到相应的理解,充分的掌握课程标准的制定技巧以及明确基本框架内容。通过相应的实践在进行不断革新和完善。在项目化的教学中还可以相应的开展纸机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的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考察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重视对于学生们计算机学习的目的培养。考核制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使学生能够享受到自身价值成就的体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项目化教学下的具体教材编排中,我们需要相应的做到四个方面;
①学习知识的实用性,
②项目教学的实际性,
③教材编排的过程性,
④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其中对于教材的知识学习,不能简单的从教材教学知识出发,要从知识的实用性方面出发,本着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编排。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项目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项目的本身必须具有相对较好的完整性和针对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学生们通过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为来职业发展能力。对于项目化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与其专业技能有效的结合,达到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效果。在项目教学中,还应当针对性的加强教学时的语言形象化,抛弃以前那种比较古板的教学表述方法,在保证教学用语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色彩性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要避免在教材中出现大量文字性的叙述,将教材的总体设计提上去,加强教材的可读性。
3结束语
对于项目化的教学的关键只在于其项目本身的构建上,项目化教学是以主要的教学过程作为载体,但其根本的任务立足点在于其对应的未来职业方向以及职业岗位上。职业高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自身兴趣的学习以及实训任务,让他们能够在其中自主的开展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学习。
作者:朱佳 单位: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影响力也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培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成了新的重大问题,社会必然将是否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新标准。提高网络实践教学水平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日后在社会职场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这种影响下加强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在我国广大的高专院校中其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严重,殊不知“纸上学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只有在相关教学理论知识的指引下,重视与此相结合的教学实验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其真正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日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大二就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然而,开课早并不意味着学得好,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不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始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相对匮乏,教学依赖的设备往往只有电脑,使得学生们不能完全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其二具备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践教学也相对缺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综合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设计性。其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兴趣,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仅限于PC机。其四,计算机网络专题实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们没有经过单独的针对性的训练而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某个特定的技术方法。其五,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学时设计的不够,导致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方法与技术的学习,往往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不能有效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