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心理研究综述
【摘要】“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近些年来,港台、大陆心理学者把面子、人情、关系等中国社会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在抽象化层次上提炼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式。本文将对面子心理的研究进行初步的回顾和梳理。
【关键词】面子 自尊 人情 关系 社会心理
1.引言
对“面子”这一概念的学术研究始于1944年。胡先缙女士于1944年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中国的面子概念》的文章,首次对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概念作出了学术界定,阐释并区分了中国文化中常见的“面子”与“脸”两个概念。后来围绕胡女士给出的“面子”概念,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考夫曼(1955,1967)、何友晖(1974)、布朗与莱文森(1978,1987)、黄光国(1978)、翟学伟(1987,1994,2005),斯宾塞尔欧蒂(2007)等分别在文化研究、语言使用与礼貌研究、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的框架下对“面子”概念作了重新解读,其中以布朗和莱文森(1978,1987)所提出的“保全面子论(Face-Saving Theory)”影响最大。他们认为“面子”是指“个人想要获得的公众的自我形象”,包括“正面子”和“负面子”,后者是指“个人的行为自由和个人意愿不受强加的自由”(Brown & Levinson,1987:61)。这样定义的“负面子”概念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因此,后来有关“面子”的众多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该理论所提出的“面子”概念能否作为一种泛文化概念而被用来解释全世界范围诸多具体文化中的“面子”,以及礼貌语言使用现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本文试对国内外“面子”研究的脉络进行梳理,对过去几十年有关“面子”概念的研究加以综述。
2.“面子”的文化研究
胡先缙(1944)在分析了汉语中包含有“面子”和“脸”的一些短语及习惯用语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面子”和“脸”的含义,得出“面子”是个人因为社会成就或者是炫耀(ostentations)而获得的一种声誉(prestige),而“脸”则是中国文化中因高尚的道德品质而获得的一种声誉。胡先缙认为“面子”与“脸”都是声誉,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获得声誉的原因或者途径不同,显然这是有失偏颇的。考夫曼(1955,1967)并未关注“面子”和“脸”的区别,他认为面子与一个人所拥有的受到社会积极评价的一些社会特征密切相关。考夫曼对于面子的研究,为后来者用身份理论去研究“面子”概念带来了启发。
3.“面子”的社会学研究
翟学伟(1987,1994,2005)重新界定了“面子”与“脸”两个概念,提出“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所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所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而“面子”则是这一业已形成了的“心理及其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如此定义的“面子”与“脸”,前者是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他人心目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人的形象与地位,良好的个人形象会使人更加有面子;相反,败坏的个人形象会使人原来的面子丢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在现实生活中,根据翟学伟的观点,个人可以通过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道德、风度、外貌、装束、言辞”等方面整饰自己留给公众的形象,从而增加自己的面子。这些方面都涉及个人的一些特征与特性。另外,翟学伟还指出,尽管在个人特性或特征方面或许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但是个人的面子还可能通过于个人相关的一些其他社会因素来获得,例如身份、家世、名气、职务、权力、财富、世故和关系网等。这些因素体现的是另一个层面的可能损益面子的因素。
翟学伟(2005)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社会里,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之所以产生面子的一些资源是不同于个人特性的一些社会因素,原因就在于关系影响到了“脸”和“面子”的同质性。这样脸和面子分裂开来,变得异质,从而使中国人的处事原则由注重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变为注重形成个人在他人中的心理地位。翟学伟对于“面子”与“脸”两个概念分析界定很清晰,能够很好地解释汉语文化中的一些“面子”损益现象,但是我们认为他的面子概念还是不能够解释所有的面子损益现象,例如汉语中答应请求时所体现出的“给面子”现象和中国敬酒文化中的“给面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