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没有实质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反而使劳动者在生产发展减缓特别是经济危机时失去工作,生活状况恶化,而在业工人承受低工资和高劳动强度的痛苦。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也就不可能改善民生,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即使资产阶级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在一定时期出台相应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但究其本质,他们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保证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可持续性,因此也无法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相反,公有制本身就天然具有民生含义,它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这使得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最佳的所有制结构。列宁对公有制的重要性有精辟的描述,公有制“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马克思也指出公有制“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2、收入分配制度视角。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生产关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收入分配制度在生产关系中表现在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民生改善问题,在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这一问题后,需要处理好社会产品即国民收入在人们之间的分配。
生产力的.发展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做大,生产资料所有制确定这块“蛋糕”的归属性,收入分配制度则规定“蛋糕”怎么切、如何分的基本原则。因此,收入分配制度在生产关系中更具有实践性。改善民生的实现根本上要靠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收入最主要是通过分配途径来获得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研究民生改善的问题,可以集中体现为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等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在逻辑上享有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即资本将独享剩余价值,等量资本产生等量利润。工人所分配到的只是相当于雇佣劳动力本身价值的工资,他们所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且无情地窃取走,在资本主义集团内部分配,在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中分配。这种按资分配的方式是极不平等,它直接建立在对劳动者剥削的基础上,劳动者得到的实际收入很少,或者说根本得不到与他们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报酬,剩余价值完全被资本家榨取。此时的民生改善是拥有资本的高收入资产阶级内部的民生改善,而不是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民生改善。
现代资本主义仍存在这个问题,美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和不时兴起的示威有力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按资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所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民生改善缺失并不会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转变。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做了设想,这也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不对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马克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这能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
按劳分配打破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促使劳动者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使得劳动者的收入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这将构建良性的经济循环,为有效改善民生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下民生改善途径探索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边际效应面临下降趋势。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通过技术革新和制造创新来实现。但我国的许多产业大部分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严重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变“制造”为“智造”、“创造”,配合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不断夯实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