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上,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从文化角度审视,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始终是在相互交汇中共同向前发展的。历史上赵武灵王提出的“胡服骑射”战略思想并成功付诸实施,就极为有力地说明两种文化的吸纳过程就是主动的、自觉的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是纯而又纯的。一个不会吸收或拒绝吸取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注定是原始的、落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思想文化上,有它自己的体系,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共性,在相互交流中融合、渗透、影响、发展和继承,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北方草原文化。这种北方草原文化,在碰撞、交流、融合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层次,并在与农业文化的碰撞、交流中,给古老的农耕民族文化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中华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比如,在文化习俗方面,匈奴受汉德影响是很明显的。匈奴没有文字,它却与汉经常来往书信,这些书信显然是用汉文书写的。匈奴用汉文书写的书信,不管它出自什么人之手,却表明匈奴借用了汉字。后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北匈奴遣使乞和亲,并请求音乐。光武虽没有应其所请再给匈奴竽、瑟、空侯等乐器,但说明过去曾给过这些乐器。
再如,回鹘与唐王朝之间文化交往也是日益加强。汉地文化对回鹘产生巨大影响,回鹘首领和人民“慕朝廷之礼”。唐公主和亲回鹘,带去了大量丝织品、金银器和各种工匠,汉族文化、技艺也随之传入回鹘。交往是双方的,影响必然是相互的。回鹘文化对汉族文化发展也有影响,当时的回鹘服饰传入唐朝,如唐诗中描述:“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2、和战并存,以和为主局面出现的原因
在双方强盛时期,出现和战并存、以和为主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类型不同,从而导致其经济上的互不需求,不弥补需求,北方游牧民族往往采取主动进行战争的方式,从而以抄略的方式,掠夺所需物资、劳动力等。北方游牧民族属游牧经济类型,对农耕民族富裕的农业经济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好战性。而南方农耕民族属于农耕经济类型,既容易产生一种认同感,也容易产生对先进汉族经济产生一种敬佩和归化的心里。
(2)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两者始终保持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无决定性作用,但当人类社会活动与之发生联系时,自然环境的优劣就会加速或减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当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摆脱了不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区多一马平川,游牧的少数民族或部族呼之而聚,容易形成政治军事中心。而南方农耕区,开发较早,基础良好,多险阻阻挡,加之长城修筑,农业生产可以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年版,第2950页.
[2]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80《宫词》,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94页.
[4](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