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5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理智创造真实的幸福

  柏拉图认为快乐分为真实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其中痛苦的解除和缺失是虚假的快乐,知识的快乐才是纯粹,最为真实的快乐。人通过追求知识,“将自身的思想与事物的真正属性相接洽,并把自己的心灵融入事物中,”便获得了智慧,进而达到理智的境界,这个层面的快乐是真实的幸福。因为理智所考量的是真实不变的事物,它产生的快乐是受到真的指引。人在不断向真靠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充满其实的快乐,这种快乐是长期的,它是高于感官的快乐。由此可见,追求知识、智慧,使理智领导灵魂,人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幸福。

  (三)“至善”是追求幸福的根本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兼具“善”和“恶”,如果恶的部分压制了善的部分,人便成为了自身的奴隶,就需要通过追求“至善”,使恶的部分转化为善。人通过“优雅的言辞”和“进步的教育”来培养理智,进而理智“就会其支配占据人灵魂最大部分的欲望...监视人类贪得无厌的本性”,这样人就会喜爱美好、善良的东西,反感丑陋、邪恶的东西,其灵魂也会变得美丽和善良。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可知,要想实现洞穴中人的灵魂的转向,需要通过追求“至善”,才能逐步引导他们走向真理。通过幸福的人对不幸福的人进行感染和引导,使不幸福的人逐步对幸福有了认知,进而不断接近真实,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获得幸福。

  (四)正义是幸福的保障

  从城邦层面来讲,正义是关乎国家整体的幸福,每一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责、各尽其职,每一个公民都是正义的人,这样全国人民都是幸福的;从个人层面来讲,“正义的人能真正做到自己主宰自己,善待自己...在智慧的指导下,其心灵的理智、激情、欲望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这样一个内心和谐的人,又生活在和谐的国家,他的人生是圆满的,各个方面都很顺利,即是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不正义,其理智就不能起到协调作用,内心就会混乱无序,同时他与社会也必然会产生矛盾,自然就没有幸福可言。人通过正义使自身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得以发挥,保障灵魂受理智的领导,所以,正义为幸福提供保障。

  二、柏拉图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从柏拉图时代一直到我们生活的今天,人类从未停止对幸福的探求。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今天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契合。所以,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人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幸福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幸福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一)加强内在修养,实现更持久的幸福

  从柏拉图构造的“理想人”,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幸福完满的人,兼具智慧、正义、节制、勇敢、理智等品质,具有完善的人格素质。我们正处于思想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彻底放弃了传统文化,盲目追求新思想,就容易出现价值迷失,不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幸福生活。所以,柏拉图构造的“理想人”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存在一定的示范导向作用。我们依据柏拉图提供的“理想人”为判断标准,来审视自身,不断完善自身内在修养,才能实现更持久的幸福。第一,合理协调内心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让理智得以支配我们的行为;第二,正义是最重要的品质,用正义来领导其他品质,正义是我们获得幸福的途径;第三,智慧是上述两点得以实现的媒介,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并始终追求“至善”,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通过知识的学习、智慧的积累发展自身的理智,让自己变得正义,在不断追求“至善”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幸福。

  (二)注重精神幸福,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

  柏拉图将快乐和幸福相区分,当欲望得以满足时,人只是得到了短暂的感官上的快乐。人只有摆脱欲望的奴役,理智的生活,通过知识、智慧获得的幸福,才是永恒的精神上的幸福。他强调理智的人要节制内心欲望,不要让欲望阻碍了人的获得幸福的脚步。柏拉图提倡的这种禁欲主义虽不完全适用于当今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精神幸福比感官幸福更为真实和长久。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横行的今天,我们发现很多人被世俗包裹,导致精神空乏,在现实中日益沉沦。但是柏拉图的幸福观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快乐和幸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幸福比快乐更高级;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质所带来的短暂的感官上的快乐,而应该是通过理智得到的幸福;幸福的目标不在于内心欲望、贪念的满足,而在于灵魂合乎理性,追求正义、达到至善。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精神世界充实的基础之上,我们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为理智和正义。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