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情景模拟脱离现实由于高校公共管理类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仅凭借单一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所需[1]。另外,由于教师缺乏管理实践,教学情境模拟脱离现实,而学生在这种失真的教学场景里学习,教学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考评方式并没有体现参与价值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考评方式并没有随之变化,仍然以教师为考评主体,缺少学生互评环节,期末笔试成绩作为考评结果的主要标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可见这种考评方式并没有体现参与价值。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因教学内容空泛、实践操作少而产生厌学心理。在教学中将师生共同置于主体地位,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探讨氛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以往学生机械性学习理论知识的消极状态。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在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肯定和鼓励,学生不再担心因回答问题错误而遭到批评,让学生更敢于发表个人看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信心。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在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授课活动时,不仅能够增加师生互动与交流,也能在与学生互动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加强应变能力[2]。由此可见,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需要不仅要拓展知识面,还要不断夯实自身知识储备。
(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由于公共管理类课程始终存在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学生跳脱出思维定式,在扮演不同角色中更全面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四、如何实现参与式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高效运用
(一)课前精心选取案例在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精心选取教学案例。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充分借鉴该专业教材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与在媒体报道中所收集的重大事件材料有机融合,通过对相关事件的实地调查研究,再将案例素材进行整理和编辑,以适应教学所需。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时代性,对案例的改编要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反映当代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前沿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由于公共管理类学科具有应用性和时效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灌输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所需,应利用参与式教学法营造互动式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讨时间。与此同时,教师应通过互动式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广泛运用案例、辩论赛、角色扮演、读书会、专题讲座等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
(三)参与式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督促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实习机会,利用参与式实践教学方式,在不同时期给学生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例如,在大一学期安排学生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全方位认知和学习,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大二学期应根据各专业特点安排实地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参与基层组织运作和管理的机会;大三学期应安排电子政务实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担任一定职务,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参与式实践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也能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学生考核的配套改革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应摒弃传统考核方式,避免以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应根据学生的成绩、日常表现、实践参与程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着重考核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要根据参与式教学法的要求,对学生考核方式进行配套改革,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全面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