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难度适中,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强烈的兴趣,学生因兴趣而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几何图形,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图形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数学规律性的体现,更是数学学科的优势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篇4
一、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日常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处处都需要有严谨的、活跃的思维能力,才能很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初中学生能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自身学习和综合素质才起着积极地影响作用。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尽管现在每个学校都在开始注重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比较新奇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全面的知识,而忽略了数学的重点知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数学教学质量,对于教学的熟练度不足,使教学效果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多度地重视一道题多种解法的教学模式,但对于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方法的总结归纳并没有重视。可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能力,一定要进行严谨的逻辑定理和原理进行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初中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其教师和学习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能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师生之间处于一种教学的对立面,学生被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很多学生是很难对数学感兴趣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会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来。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激情并付出行动,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相反,如果学生不能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懒惰心理,无法激起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的自主思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是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学生亲自动手,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手脑并用,学生就可以在实际的操作和实践中,加深印象和记忆。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不应该认为学生的亲自动手会浪费时间,实际上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是重要的,不会给课堂带来干扰,而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设置选择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条理性。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面对复杂的问题能从局部到整体,然后在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灵活运用培养,使学生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每一个公式和法则,使定理的应用能够有理有据。教师可以采用有目的地选择,使学生有针对地在解题过程中,提高其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