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学论文
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读书的过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的过程。孔子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篇课文,读得越熟领会越深;熟读成诵,作者的语言就有可能转化为读者的语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也就能灵活运用了。熟读深思子自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前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词汇贫乏,语病百出,无话可说的问题,读得少,背得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正因为这样,《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小学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除了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外,平时就应该要求学生多读、熟读、读通、读好,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语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读为本是当今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五端:

  一、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是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观书贵疑,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经过大脑消化,变为自己的血肉,才能学有所长。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我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1.借助拼音读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2.借助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3.想想葡萄沟有哪些方面可夸?4.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做上记号,以备下节课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下节课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突出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性。

  二、议读议悟

  议读议悟就是指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给予提倡、鼓励,并引导分析,根据学生质疑的原因提出释疑方法。因读书马虎的疑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经过努力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对具有导向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提问,则给予表扬,并组织大家讨论,靠集体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有独创性的见解,勇于自我评价,使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的自主构建巧妙地统一起来。教师适时小结,去粗取精,统一认识。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同时又可做到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葡萄沟》一文,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接着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些词、句、段,认为课文中哪一处写得最精彩,为什么?也可向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谈带有个人色彩,情感的理解,鼓励创见。而对于那些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报给老师,老师再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共同探究解决。

  三、精读领悟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悟要进行梳理、归类;对于重点句、段的领悟,还应根据学生的悟度,引导学生悟后再疑,读后再悟,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悟的质量。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爬呀爬一词,不仅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路程远,还为文后小壁虎尾巴的再生埋下伏笔。另外,通过引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让学生理解摇、拨水的词义,知道小鱼的尾巴有它自己的用处,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四、美读品悟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对于感情色彩浓厚的课文或片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美读中品悟。如:教学《荷花》可借助课件,通过声、光、色、相,创设情境让学生品味荷花之美。教学《月光曲》第8、9自然段,可让学生边听录音读文,边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播放乐曲,让学生伴随乐曲轻声读文,并用笔划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最后指导朗读,让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读出感情变化,品悟到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品悟到《月光曲》是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佳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