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没有直说。但是有这一句很重要:“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同上)人是有性和心的,性是未发的,潜在的,心则是激发的动力。对方配合得很好,方才是积极的心,才能使天命生出来的性,成为真实的有意义的性。但是“心无奠志”,也就是说,没有既定方向,这就需要“物”来刺激,使其找到方向。
“心”是人的精神活动。“态”是人的主观意志。“心志”和“性情”的不同点是,“性情”是人内在固有的东西,而“心志”则受制于外物的刺激和主观感受,有属于培养而成,变化不定。这就是说“性”为固有的东西,“心”也一样,只是由于受外物的刺激而将二者连在一起了。
这个“心无奠志”是为什么哪?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同上)就回答了这个。人性是同一的,因为它受命于同一个天;人心是各异的,因为他受教于不同的人和环境。这样说来,早期儒家从天谈起,天命为性;性又有赖于心,心不取不出来,心还要受教的塑造,这也就是说此“心四术”主要是人道的根本原因。这样又说到一个“教”的问题,楚简中《成之闻之》篇就是说这个问题的,这里就不谈了,有兴趣的道友可以去看看这篇文字。
如此长之论述,主要说早期儒家“心性论”大多与“命”交杂在一起,但是没有提出性善恶的问题来。在这个问题上,只是提到趋向善还是恶,由物所决定,注重后天的培养和造就。从论述的层次和上,郭店楚简要比孔子《论语》论述的详尽丰富,只是本人才识问题,有些主次颠倒了,笔墨不平了。
儒家早期“性”之学说
在儒家思想中,“性”通常指的是人的本质特性或天性。早期儒家关于“性”的学说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
一、孔子的性论:
孔子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或天性,而“习”则是指后天的习惯和教养。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修养的不同,人的行为和品德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晚年孔子进一步以“德”为“性”,将道德品质纳入人性的范畴,从而提升了人性的道德内涵。
二、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是儒家学派中对“性”论述最为深入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即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等善良品质。
孟子通过四端之说(即仁、义、礼、智的萌芽)来证明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的善良品质如同种子一样,需要适当的环境和培养才能发展成熟。
三、荀子的性恶论:
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人生来自私并且有欲望,需要通过礼教和文化的熏陶来修正和提升。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行,人才能成为有道德的君子。
四、情与性的关系:
早期儒家还将情感视为人性的一部分,认为“情”与“性”是一种相融性的关系。这意味着人的情感和欲望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恰当地表达和调节这些情感和欲望,则是修身养性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