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态系统原则
和谐的学校文化应是一个生态系统,换句话说就是中小学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形态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校文化结构表现出系统有序的组织。依据文化生态系统的观点,学校的精神、物质、组织、制度、规范等校内外应是平衡、有序、协调发展。以生态原则作为学校组织文化评估的基本原则,即以系统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学校发展,注重学校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者间的协调,组织制度与人本管理理念的协调,让系统化思想、整体论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帮助学校塑造协作与分权的学校文化,对外吸收校外先进的思想与经验,对内强调问题解决、集体探索,重视把学生和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谋求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以育人为主导的原则
学校文化体现育人本质,在学校理念上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学校文化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和组织的文化特征。许多学者都倡导处在复杂的知识应用型社会之中的学校应该成为有效的学习组织,而组织的集体性学习正是变革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以育人为主导的学校文化在组织上表现为形成学习型组织、主体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彰显对人的尊重与热爱,这样才能够顺应“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主导”的时代潮流。
(五)情感原则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机构单位,人的情感、心智、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与学校的效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越是名校其文化总是让人包含愿景、怀有期望、充满着情感与人文的关怀,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体现,是学校育人组织特性的体现。传统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人格与情感需要,因此,要倡导学校文化的情感原则,这项原则的贯彻将有利于改变教师专业生活与日常生活割裂的局面,增加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学生的幸福感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文化改进的实施路径
学校文化建设与改进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具体的改进路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点,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笔者以石家庄市Q中学为例,对其学校文化改进的实施路径做一个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为学校文化改进提供借鉴。Q中学的历史只有20年,但是在这20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已经由一个只有高中18个班的民办高中发展成河北省知名的具有外国语特色的民办公助教育集团,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格局。曾被香港大学授予“优秀生源基地”荣誉,也是河北省唯一具有全国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的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十五所理事学校之一,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该校的.校园文化可以概括为“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十二字方针,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坚持走外语特色以人为本之路”。
(一)通过外国语课堂内外渗透校园文化
Q中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非常注重校园文化的渗透。在师资上学校长年聘请至少10名以上的外教教授学生外语口语,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小班授课制,课堂上注重互动教学、情景教学和合作学习,注重外语学习的口语交流,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在课堂之外,外教们还会参加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比如过年的时候由学校组织外教去学生家包饺子、吃年夜饭;在外教过生日的时候,班级体给外教过生日,大家一起吃蛋糕吹蜡烛等。通过课上课下的日常交流和接触,就能够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外国语言环境,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感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精髓和体验不同种族、民族所创造的社会文明,这也就是校园文化的渗透。
(二)组织课外活动凸显校园文化
Q中学的校际交流非常多,比如,每年在9月份开学之初会邀请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的中学生来石家庄,和学校的中学生联谊一个星期。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白天两国的学生一起上课或参加各种演出、表演、游戏等团体活动,晚上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回中国学生的家里吃饭、睡觉和休息。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交了朋友,还能够了解外国外民族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多国文化。还比如,每年学校还会派一部分学生作为国际交流生去往美国、加拿大、俄国等国家学习一个学期或一个暑假,学校也开设国际班,接受来自英国、韩国、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学生到我校读中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深度了解多元文化和多国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培养我校学生的爱国情结,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