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场所要注意保护水泥,不能将水泥直接堆放在地上,一般要离地面 15cm 左右,防止受到雨水的冲刷;(2)砂石的堆放也应该高于周边地区,防止受到水的污染对砖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果变得潮湿要晒干之后才能使用;(3)如果砌块砌体结束之后,恰好遇到大雨,应该将砌体覆盖,避免受到大雨的侵蚀,缝隙应该填满砂浆,必要时对顶皮砖进行重新砌筑温度过高时,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要保证砌筑砂在搅拌后快速使用完成。
3 质量验收标准
砌块施工是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砌块的编码,进行的一种建筑施工。通过钢筋混凝与的混合运用,完成对整个建筑的建设施工。当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相应的承建单位以及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使用的砌块进行质量验收检查,保证切块属于合格产品。在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完成之后,需要对施工后的建设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必须按照检查质量规范进行,确保整个砌块施工的施工质量符合建筑的要求。通过质量验收检查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其质量验收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每1万块小砌块至少应抽检一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检验方法:查小砌块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3.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 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 8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抽检数量:每检验批不应少于3处。检验方法:用专用百格网检测小砌块与砂浆粘结痕迹,每处检测。
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产业得到了有效的推进,砌块施工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砌块质量的合理检查以及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势必能够确保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合理运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砌块通过自身的优势,势必能够在新时期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得到一块立足之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它们在我国市场中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引入创新的管理技术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目标。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有些建筑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比较粗放,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和建设成本控制。另外,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施工技术管理的应用,施工管理人员只负责施工工序管理和验收,其工作范围受到了限制,加上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经验的缺乏,从中大大降低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导致质量问题时常发生,施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此外,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中,有些企业为了节省项目投资,没有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安全上成本投入,从而给建筑施工现场埋下一些安全隐患。根据以上分析,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需要不断地更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分析,在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各项管理制度未能得到及时落实;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差、专业水平较低等。因此,需要改善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寻求合适的市场环境,采用创新的技术管理理念,对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将所有这些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当中,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此外,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