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nl。有关幼儿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正式评价;另一类是教师在与幼儿日常接触、互动的过程中,对幼儿做出的即时、即地和即兴的非正式评价[21。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是指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评价,具有肯定和否定的价值倾向。与正式评价相比,这种评价更加关注“人”和“生命”,并能与教学有机融合|31。教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主要、最具价值的活动,而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1^的非正式评价行为不仅会对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幼儿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为此,笔者采用观察法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探究,并针对幼儿教师作正式评价行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天津市某示范幼儿园和某一级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在两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2个,及带班幼儿教师10位。本次研究共涉及教育活动15个,教育活动累计时间为5小时。
本研究采用事件观察法,使用的观察工具是自编的“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观察记录表”。此表将教师的评价行为分为言语评价行为和非言语评价为两类,并将这两类评价行为分为肯定和否定两个维度针对教师的每一次非正式评价行为,研究人员从评价的对象(分为小、中、大班,男孩和女孩)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记录。在个别评价场合,教师可能会用言语与非言语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幼儿,或者在一次评价中有褒有贬’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人员会将其分别计人不同的评价行为中。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类型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分为肯定性言语评价、肯定性非言语评价、否定性言语评价和否定性非言语评价四种类型。
(1)肯定性言语评价
肯定性言语评价是指教师在肯定幼儿的言语或行为时,只是使用了语言、语调或语气。肯定性言语评价包括认同、夸奖、赞美、奖励和激励等方式。认同表示教师对幼儿行为或者言语的认可。一般情况下,若教师在活动中复述、总结幼儿的话语,以及对幼儿的行为、言语或者作业、作品进行反馈时用到诸如“好”“对”等字眼,即认为是教师对幼儿的认同。夸奖是指教师用口头言语表扬幼儿,这些言语包括“真棒丨”“XXX,表现不错!”等。赞美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幼儿进行称赞’相对于夸奖来说,教师赞美学生时的情感投人会更多,比如:“呵!渐变色,太有创意了啊!”“哦,多有爱心啊!”等。奖励是教师通过言语发动全班孩子给予幼儿的掌声、拥抱等精神上的鼓励,如“声音又大又好听,给鼓掌!”
(2)肯定性非言语评价
肯定性非言语评价是指幼儿在进行某些活动的过程中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借助语言以外的诸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来肯定或否定幼儿的言语、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等。肯定性非言语评价分为表扬、鼓励和奖赏三种形式。表扬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或者表情表达对幼儿的夸奖,如微笑等。鼓励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或者表情表达对幼儿的勉励,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好好表现的欲望,如通过抚摸鼓励幼儿等。奖赏则是指教师给予幼儿物品以表达对幼儿行为的嘉奖,如送折纸给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等。
(3)否定性言语评价
否定性言语评价是指教师在否定幼儿的言语或行为时,只是使用了语言、语调或语气。否定性言语评价包括警告、威胁、指责、命令和暗示等。警告是指教师对幼儿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提醒。最常见的是教师对幼儿进行点名,但并不对其行为作任何的指示或者要求。威胁是指幼儿出现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时,教师会说将采取某种措施以恐吓幼儿。例如,“XXX,你再这样就打电话让你爸把你接走”。指责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和责备。例如,“你是前面的,往后看作什么?”命令是指对幼儿行为发出明确的指示,以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常带有强制性和责备的语气。例如,“手放背后!”暗示是指教师采取间接的方式表达对幼儿行为的不满,以引导幼儿的行为。例如,“我喜欢积极回答问题,不喜欢乱吼”。
(4)否定性非言语评价
否定性非言语评价是指幼儿在进行某些活动的过程中或行为结束后,教师借助语言以外的诸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否定幼儿的言语、学习状况或行为表现。否定性非言语评价可分为警示、纠正和惩罚三种形式。警示是指教师通过肢体动作或者表情提醒或指责幼儿的学习或者行为表现,如教师用手指着说话的幼儿等。纠正是教师以动作形式直接纠正幼儿的行为,常带有强制性。例如,幼儿在活动中站了起来,教师直接将幼儿拉回去让其坐下。惩罚是指教师用肢体动作处罚幼儿,常带有体罚的色彩。
2.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频率
如表1所示,在研究者所观察的15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共出现了371次非正式评价行为,其中肯定性言语评价出现的频数为114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30.73%;肯定性非言语评价为9次,仅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2.43%;否定性言语评价为210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56.60%;否定性非言语评价为38次,占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总次数的10.24%。根据X检验可得出以下结论:幼儿教师的四种非正式评价行为具有十分显着的差异(x=261.03料,P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教师的肯定性言语评价中,夸奖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了每小时出现15.2次;认同排在第二位,每小时出现4.8次;而赞美、奖励、激励出现的频率很低,平均每小时1次左右。在教师的肯定性非言语评价中,三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均很低,均没有超过每小时2次。在教师的否定性言语评价中,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尤其以指责和命令居多,分别为每小时12.8次和13次;警告和威胁居第二位(分别为7.4?欠/小时、6次/小时)。在否定性非言语评价中,教师对儿童发出的“警示”信号较多,达每小时4.2次纠正”和“惩罚”出现的频率相对很低。教师在进行否定性言语评价时,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而在进行肯定性言语评价时’只有少数评价行为集中出现。说明,教师使用各类评价行为的情况是不同的,且差异明显。 3.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内容 根据非正式评价的内容,可将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分为学习性行为与非学习性行为两大类。其中,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教育的目标、内容等直接相关的行为;非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表现出来的和教育活动无关的行为,包括讲话、乱动和争执等。 占总数的33.69%。结合对教师言语的内容及态度的分析可发现,在学习性行为评价中,大部分为肯定性评价,而且评价大多指向了幼儿记忆性的复述、朗读和书写等方面,如“画得不错”“读得好”和“念得不错”等。 4.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对象 (1)年龄班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小、中、大班共计15次教育活动,每个年龄班选取5个活动,从年龄班的角度对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中、大班教师在100分钟的教育活动中使用评价的次数都超过了100次,小班教师进行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5.04%,中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6.66%,大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28.30%。尽管教师使用评价的次数随着年龄班的不同而不同,但从X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并无显着性差异(X2=4.27,P>0.01),说明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并不受幼儿年龄因素的影响。研究还表明,三个年龄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均以否定性评价为主,教师使用肯定性评价的次数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由小班的13.48%降到大班的8.63%。 (2)男孩与女孩的差异 可将教师非正式评价的对象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统计显示,在总计371次评价中.对个体的评价为303次。 由表4可知,在教师对个体所进行的303次评价中,对男孩的评价为197次(65.02%),对女孩的评价为106次(34.98%)。X2检验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男孩和女孩的评价次数存在显着差异(X2=27.33**,P<0.01)。说明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对男孩的评价更多些,教师的注意力很多时候会集中在男孩身上。结合教师评价的态度还可发现,教师对男孩评价的态度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对女孩评价的态度则具有肯定与否定兼具的特征,二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四、研究建议 1.应提高对非正式评价的认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评价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评价中的言语与姿态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着幼儿发展的方向。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在非正式评价中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布者。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对自身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还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获取更多的非正式评价经验。应该说,对幼儿进行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希望被关注、鼓励和赞许的需要,同时还能引导幼儿的行为向规范、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第一,教师应理性地利用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并实现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二,应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味地打压、批评幼儿,不利于改善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的评价应能激起幼儿爱学好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第三,教师在评价幼儿时,不应只考虑到被评价幼儿本身,还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最后,教师应结合评价的情境、幼儿的个性和活动的内容等,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不断提升非正式评价的水平。 3.评价内容应宽泛,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应针对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适当减少对学习结果和行为规范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另外,教师评价幼儿时应减少使用笼统的、模糊的评价语言。教师评价幼儿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评价语言应具体,不能总是用“真棒”“好”等字词评价幼儿,也不能总是呵斥幼儿而不指出原因;第二,评价应指向有关幼儿发展的具体方面,还应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断接受教师的建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4.评价应注重性别差异 儿童由于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其脑生理、成熟水平、环境、父母的抚养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原因致使男女儿童产生了不同的个性特征|61。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非正式评价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应根据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进行有差别的非正式评价,将活动内容和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男女幼儿。第二,应对男女幼儿进行有差异的非正式评价。总体来说,男孩性格较坚强、勇敢,女孩比较胆小、细腻,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应将性格因素纳人考虑范围。 摘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大部分藏族幼师生来自西藏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同学。 关键词:幼师;新生;入学教育 一、西藏幼师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初中生转变成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职生,这一变化使得藏族学生必须在刚入校起重新对自我进行定位,以一种新的角色投入新的学习生活。适者生存始终是人类发展史上亘古不变的法则,学会适应是每个人健康生活、获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对新环境、新生活、新挑战的适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新生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既利于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帮助藏族幼师新生尽快适应内地学习生活洲页利渡过角色转换期,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西藏幼师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 基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院校民族教育倍养的重要性,我们长期与藏族学生亲密接触,对他们的适应现状进行了调研。尽管每个内地院校制定了不同的入学教育方案,但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应从藏族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其基本规律来选取和确定教育内容。 l、进行“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 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活动,是倍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藏族幼师生的有效途径,也是关系到能否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的大事。各级各类学校应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简称“五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13,该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配备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效果。还针对西藏学生的实际,构建参加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工作平台。如组织学生到湖南省博物馆、省烈士公园、韶山毛主席故居,长沙县杨开慧故居等德育基地开展实践,强化其德育体验。利用专题讲座、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加强西藏历史、民族常识和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学生“汉藏一家亲,共同爱祖国”的爱国情结,引导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简称“四个认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反对分裂的思想基础。这些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有效性的入学教育,为内地西藏幼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2、开展校史、校情和徐特立思想教育 该校前身是毛主席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创办的学校。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百年来学校倍养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材,形成了以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为精髓的优良办学传统。通过开展校情校史教育、校园参观和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延革、发展过程、办学特色,育人理念,学生就业前景等基本情况,倍养新生对学校的集体意识,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该校在学生入校开始就开展“师徐学徐”活动。将学习弘扬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纳入西藏班学生入学教育计划。同时开设《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徐特立人格风范研究》校本必修课,发放校本教材《当合圣人徐特立》,让学生全面了解徐特立作为杰出革命家、教育家、学者、道德楷模的光辉一生。开展以‘学习徐特立,做一个合格师范生”为主题的'研讨会、主题征文、学术讲座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弘扬徐特立精神的自觉性,让学生领悟学校百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和精神,切实接受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的洗礼,升华精神境界,牢固职业理想。 3、做好适应教育和生活指导 西藏幼师生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家从藏区远行到内地求学,从习惯了高原少氧环境转入海拔低多氧地区,醉氧,疲乏,身上长小小的暗红色小豆等种种不适应状态会一一出现。身体强烈的反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都需要他们独立处理,入学后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如何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将决定他们能否在学校顺利生活和学习,因此,加强对新生的适应教育和生活指导十分必要。通过生活常识教育讲座,向新生介绍饮食起居、社交、医疗健康、体育锻炼等常识。通过生活、人际、学习、角色适应指导,帮助西藏幼师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效果来尽快熟悉校园和周边环境,适应学校管理模式,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会理财和合理消费,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角色转变,进而提高专业学习效率,以获得全面发展。 4、进行学业指导与专业教育 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将来求职谋生的重要手段。进行专业发展教育,促使西藏幼师新生在入学起步阶段就建立起专业意识。一是专业认识教育。以专业课老师为基础,对专业设置、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的人才倍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去向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树立职业理想。二是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明确学业发展方向,找准努力方向,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讨个人发展规划,从而帮助他们为未来的职业及人生发展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如在个案谈心中,一西藏昌都女生说,她小时候县里、镇里、村上都没有幼儿园,这几年村子里也办起了幼儿园。她决定要在长沙师范把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学好,将来回家乡教书,让娃娃们接受最好的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应在新生入学第一年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相关的教育。 5、加强法纪与安全教育 目前,多数校园属于开放式校园,周围环境变得比较复杂,一定程度上危害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所以法纪与安全教育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而藏族幼师生大多从小在牧区环境成长,外界获取信息渠道和知识背景相对单一,所以普遍思想比较单纯,法制与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再加上初来内地,对周边风土人情不熟悉,人身、财产安全容易受到威胁。该校牢固树立西藏班“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新生认真学习相关校纪校规,营造自觉遵纪守法的氛围。通过讲座、知识展板、事故案例材料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辅导员、导师、生活老师下寝室交流、学生座谈会、安全检查、经常性的安全提醒、重点时段的防范、安全教育演练、典型案例教育警示等途径对新生进行相关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军训训练是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在内地部分省(市)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意见》(教民「20xx」9)要求,内地西藏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一个月的军事训}练。通过队列、内务整理、军令的训}练和行为规范教育,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倍养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生活和行为习一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大部分藏族幼师生来自西藏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同学。进入学校新环境后,特殊的生活背景、文化差异导致他们会遇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若不能及时得到积极性教育和疏导,容易产生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健康成长。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14]该校非常关注西藏幼师新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入学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每年都会开展“快乐启程一一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活动,促使新生班级成员之间尽快相识,消除陌生感、孤独感,建立友好信任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心理测评手段的预测和监控作用。心理测评普及所有新生,对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动态监控,将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及早干预,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开通心理咨询绿色通道,采用面谈、电话咨询、QQ聊天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不适应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各种压力。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系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社会形势、就业形势也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学校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变化和时代变化特点,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入学教育内容,实施入学教育计划,激发新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唤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内在精神,帮助他们主动适应内地生活,确立与内地生活相适应的思维、学习与生活方式,川页利完成角色转换,为实现学校人才倍养目标夯实基础。 1、活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提升未来幼师的创新素质郭中然;学前教育研究20xx—10—15 2、幼师中师及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难题杜雅超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9—05—15 摘要:幼教工作是一项要付出神圣之爱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快乐及闪光点,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四心”,即爱心、童心、细心和耐心。 关键词:教育;爱心;童心 幼教工作是一项要付出神圣之爱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快乐及闪光点,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四心”,即爱心、童心、细心和耐心。 一、要有爱心 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付出。将自己的身,将自己的心,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孩子,与此同时,求得成长,求得快乐。爱是阳光,爱是清新剂。她能使黑暗变为光明,她能使污秽变为纯洁;她能够阻止一切犯罪,她能使人健康成长……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那是你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那是你的神圣。”一颗无私的爱心,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很漂亮很聪明很乖巧,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做到平等爱每个孩子,不仅爱那些聪明漂亮的,更要爱那些看起来淘气、木讷的孩子,因为他们更需要关注与爱。 二、要有童心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以孩子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动,走进童心世界。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教师领孩子在室外游戏,其中一个男孩不守规则却跑到一边蹲下身在观察忙碌搬运的蚂蚁,结果被教师强行拖回,可怜的小蚂蚁也在劫难逃,丧命于其足下,最终是不欢而散。而这个有着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的孩子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不听话、不守纪律的坏孩子,其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探索的欲望被无情地扼杀,令人惋惜。如果这位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对此加以正确引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观察讨论,那结果又会怎样,想必大家都能料到。一颗能与孩子相通的纯纯的童心,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感受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三、要有细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丁点进步,不忽视每一件小事,这要求我们必须细致观察、细心了解每个孩子。以往,我们总是喜欢一些漂亮、乖巧、听话的孩子,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总冠以“淘气包”、“小捣蛋”的“美”名,殊不知,正是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劳动时总会抢先在前;看到椅子、笤帚倒了会主动扶起;能热心为新孩子取杯倒水;争帮老师晒被子、收拾玩具……鉴于此,我每周剪制大堆各色小花,周末奖励给孩子: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的奖金色的花;吃饭、午休好的奖黄色的花;热心帮助小朋友、主动帮班级做事的奖红色的花;讲卫生爱清洁的奖绿色的花;讲故事好、会表演的奖紫色的花,这充分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爸爸妈妈看一看谁得到的花的颜色多”,每个孩子都戴上一朵花回家,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孩子喜,家长乐,更促进了孩子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孩子每天身体上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要有耐心 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没耐心的你厌烦的表情,烦掉了他的好奇心;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没耐心的你上前帮代劳,帮掉了他的独立性;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没耐心的你忙着自己事,忙出了他的孤独感;当孩子正向你诉说苦恼时,没耐心的你打断了话语,打跑了他的亲和力;当孩子汇报不合格成绩时,没耐心的你来一顿责骂,骂掉了他的自信心;当孩子因怕挨打而说谎时,没耐心的你真给一顿打,打掉了他的诚实观;当孩子要你再讲个故事时,没耐心的你找借口推脱,推掉了他的求知欲。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总之,“四心”的内容之间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好比人的五官,缺了哪样都不行。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否具备这“四心”将影响到其方方面面的工作与效果。与同事相处需要,幼儿的保育工作需要,家长工作更需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每一位幼教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这“四心”。通过“四心”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个孩子在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每位幼教工作者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我园于20xx年8月开园,四年多来我们在教育集团三个转变的引领下,在文化的渗透下,在使命的指引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民办幼儿园老师流动性大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对教师团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依然做得有声有色。现将我们教师团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粗浅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管理与教育之团队建设 一个团队要有战斗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四年来,我园由开园时的三个班充实为九个班。这九个班级除了一位骨干主班老师之外,其余八位主班中,只有一个老师有三年工作经验,另外七个主班基本上从实习到在主班岗位上工作大概只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管理上的重点工作是打造正向的有凝聚力的团队。教育集团《启明星之歌》(集团幼儿园园歌)的诞生是一面精神旗帜,对外用声波来传递着我们启明星的形象,对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职业,热爱我们的园所。集团文化手册送到我们的手上后,对我们的工作更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何让我们的团队发挥最大的效力,就要统一思想,我们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我们注重对老师们思想上的教育与培训,我园20xx年全年组织园本培训110场次,其中思想培训48场次,各类业务培训62场次,共1314人次参加。我们老师oo群和微信群里的培训内容达300条之多,内容很多来自教育集团OA办公管理系统或教育集团微信平台的分享。保证我园的老师在每天八小时以外能有一份“心灵鸡汤”,以帮助调整生活态度、平衡思维想法。 在培训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老师一些汇报制度的养成。不管是家长工作、班级合作,还是老师个人的一些问题,我们的老师都会主动地与我们沟通,我们会给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主动汇报的习惯,我们就不可能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此同时,我们也建立起了谈心的制度,一发现问题和矛盾,我们管理层就会主动及时地找老师们谈心。我们还重点进行骨干教师的思想培训,骨干不仅仅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引领其他教师,更重要的是要能站在领导的角度,帮助领导考虑问题,主动出面帮助领导做工作。同时,我们也通过观看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感恩节教师的'联欢活动以及教师间互相赠送祝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我们潜移默化地打造一个感恩凝聚力团队的作用。 二、管理与教育之杜绝只讲培训,不讲教育 从前面我园教师去年一年来的培训数据可以看出,我园很重视教师的园本培训工作,同时我园还非常注重教师的教育,即思想教育。教师需要我们帮助他们从社会生活中找寻认识的价值和目标,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全体教职工形成某种共识,这是思想工作的大前提;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只要给老师们讲清处理意见与共识的关系,就相当于给出了思想工作的小前提。老师们接受了大前提与小前提,遇到问题自己就会主动付诸实践。而长期的思想教育所要解决的就是帮助老师接受我们的理念,为思想管理确立大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遇到问题给老师讲道理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说“少来这套,大道理我比你懂得多”。 三、管理与教育之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们会出现各种思想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并保证园所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就从调查研究入手,从老师们在平时工作中的表现,找出影响他们思想稳定和工作热情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这里必须要分清楚性质,一方面不能将思想问题视为实际的问题,也不要将实际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隐藏在实际问题背后的思想问题,以及由思想问题引出的实际问题。 今年离六一大型亲子活动还有四天时间时,我园中班一个主班家里有急事,家还在特别远的外省.主班走了,副班顶上来。这个副班只有一年的工作时间,当时感觉压力非常大,随之而来的表现就是消极、回避,甚至在我们布置工作时她都快哭了。那么我们管理层给予她的就是交流、沟通、帮助、支持与鼓励。最终,该名副班老师带领一位实习老师顺利地完成了六一活动任务。这应该就是帮助教师解决了隐藏在实际问题背后的思想问题。 四、管理与教育之团队作风 一个团队的作风是这个团队中一个稳定的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说,要靠长期地、有意识地学习与培养。我们注重平时培养,注重从小事入手,点滴养成良好的作风。 我园每周一到周五12:00-12:40,都安排了培训、教研、主班工作会议;每周三17:40-18:40为学习时间。起初大家对这些活动没有时间观念,总是会有人比通知的时间来得晚。 为此,我们规定凡是开会迟到的、开会时由于手机没有调成静音或振动而发出声音的,自己在院子里先罚站一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我们现在开会学习时间再也没有出现过人为的拖拉推迟现象。我们从细小的事情抓起,使我们整体团队的组织纪律性有了明显提高。 在每年七月份我园教师集体外出旅游时,老师们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随便掉队或因个人原因耽误集体时间的事情发生。集体活动肯定会有一些因旅行社组织不当而产生的不愉快,但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在旅行当中产生或传递消极情绪。这些活动既让我们的教师开阔了视野,放松的心情,体会到了幼儿园大家庭的其乐融融,也通过活动让我们管理者看到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内在氛围。 在管理中我们着眼于大事,着手于小事。我们团队的作风正是我们从细小的事情抓起,通过纪律和秩序建立起了良好的氛围。我们根据团队发展的水平对教师们提出相应的要求,既不能脱离实际,照搬一些所谓成熟的管理模式,一上来就对这些老师搞正规化,又要防止一些不良的习气否定正规化的管理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定什么样的纪律、制度,然后再发展、再提高。 五、管理与教育之团队执行力 团队执行力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起了严格的检查以及严明的奖惩。其实,好的制度建立起来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对于如此多的新教师,在很多工作在没有上轨道之前,我们就是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并配以严明的考核奖惩。这样一来,我们的老师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是领导布置的工作,提出的要求,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平时的工作中我园加大对每月常规工作检查及考核的力度。通过这些检查,我们的老师已经能够自觉自愿地主动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在检查的同时,不忘为他们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偶尔我们也发现有老师对布置的工作拖着不办,推一推,动一动。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管理者可能会经常批评、发火甚至给予处罚。我们反思觉得解决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光靠领导发火、处罚是没有用的。因为问题恐怕不在老师们,而在领导的检查监督不力。如果领导布置的每一项工作,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有严格的检查监督,就会彻底打消员工的侥幸心理,执行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六、管理与教育之团队职业化的工作习惯 职业化的表现不应该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是一个管理者或者普通教师的工作习惯。我们从学期初的园务工作计划开始到各类活动的开展,所有这些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工作习惯,意味着所有工作我们都能按计划进行,并且有可预见性。我们的职业化尤为体现在我们六一的大型户外亲子运动会中。当我园决定六一组织这个活动时,很多老师连在幼儿园组织孩子过六一儿童节的经验都没有,但我们还是勇于挑战自己,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有职业化的工作习惯。我们虽然没有进行一次彩排,但是提前一个月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让老师都清楚我们要干什么,会干到什么程度。并且,我们多次组织老师开会沟通,确保大家很清楚活动当天的每个环节,能够期待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每年进行一次的岗位竞聘,这也是职业化的—种体现,是将企业的竞争机制导入幼儿园内部管理的一个典型。我们的老师都认可接受这样的竞争,在这样能者上、庸者下的岗位竞聘中,我们努力为每个老师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因为我们有职业化的工作习惯,在突发事情来临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临近十一假期时,我园灶房工作人员下午五点多滑倒烫伤。第二天上午,假期护理烫伤同事的值班表就经过管理层和家住在幼儿园附近的老师讨论制定出来。教师对假期要去医院护理同事没有一丝怨言,带班的老师上完早班后,主动来到灶房要承担些工作。感动之余,试想如果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事情对我有利就干,没利就不干,那么我们工作就没有什么团结制胜的结果可言。我们的职业化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有结果意味着职业化的工作并不是“动作”好看或者规范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要取得结果,而且是能够不断提升的结果。 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是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我们管理层也在不断尝试创新。通过不断学习,完善我园的工作,我们在管理方法、教育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打破了所有的固有思维,敞开了我们的胸怀,接纳了更多的思想。我们将继续带领我们的教师团队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 爱玩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进程中,游戏可以让幼儿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和成长,在基于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之下,要探索有益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游戏,使幼儿深入地沉浸到游戏情境和氛围之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要采用多样化的幼儿游戏教育策略,充分发挥游戏对于幼儿的运用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地位;运用 0引言 游戏伴随幼儿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各种不同的游戏之中,渗透和融合了民间的智慧和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更好地与幼儿的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相契合,使幼儿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文化,感受和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欢愉和喜悦,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 1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分析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对于开启幼儿的心智、培育幼儿的健康心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相契合,可以更好地丰富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同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游戏之中体验到快乐和喜悦,使幼儿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游戏也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源泉,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个生命,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可以较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1.1民间游戏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幼儿发展阶段,民间游戏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的跑、跳、躲、跨越、翻滚等能力,锻炼幼儿的体能,在幼儿运动中开启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灵敏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在幼儿成长的发展阶段之中,还要注重对幼儿的人格培育,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而民间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的游戏情绪,并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幼儿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感知、体验、角色扮演和模仿等方式,在民间游戏活动中生成团结互助、合作分享、谦让顽强等良好的品质,并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调控能力,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1.2科学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科学游戏可以使幼儿成为科学的主人,幼儿在科学游戏情境之中,能够拥有自由而愉悦的心态,在科学游戏的规则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性意识,并在新颖有趣的科学游戏材料运用之中,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知识的有趣性和实用性,在重复的、尝试性的各种科学游戏操作之中,轻松地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生成幼儿科学探索的充分“张力”。 2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1基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营造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 民间游戏活动是一种蕴含和积淀了社会文化和习俗的游戏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游戏活动形式,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化的特征,随着一些游戏的年代久远,现代孩童已经不再熟悉曾经的乐趣,这就需要在幼儿教育中营造一种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使幼儿沉浸和融入到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之中,主动地参与其中,体悟其中的社会文化内容。 (1)创设民间游戏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需要有一个体验过程,要使幼儿逐渐由不熟悉到认可和接受,最后积极主动地融入和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反复体验和尝试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情境,以消除幼儿反复尝试的枯燥感和乏力感。教师要将幼儿活动区域加以合理的划分,对于采用轻器械的游戏区域而言,设计一些橡皮筋、跳绳、沙包、毽子等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对于较高难度的民间游戏挑战区域,则可以设计梅花桩、高桥、钻网、平衡木等民间游戏场景;室内游戏区域可以设计泥巴屋、剪纸屋等游戏场景;班级活动区域则可以设计翻花绳、挑棍、翻四角板等游戏情境,从而使幼儿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百玩不厌。 (2)多元互动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可以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动探索者,为了引领幼儿不断深入游戏情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及时介入手段,不断创新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幼儿产生全新的游戏体验,而不是对游戏浅尝辄止。为了增强幼儿对民间游戏的深入体验,教师还可以建立“同伴互助引领小组”,吸纳家庭、社区成员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创设多元互动的三位一体式的民间游戏互动平台,使家长、社区代表以玩伴的身份进入到幼儿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通过家园亲子游戏、社区健身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幼儿不断深入到民间游戏之中。 2.2优化建构幼儿民间游戏教育课程 民间游戏教育内容极其丰富而有趣,可以较好地培育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和引领,挖掘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体现出民间游戏教育课程的价值。 (1)合理选取民间游戏教育课程内容。要基于幼儿的不同成长阶段,挖掘和选取与幼儿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民间游戏教育课程,摒弃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对于一些危害幼儿成长的民间游戏课程要适当排除,如:“两人抬轿”、“打石头仗”等游戏,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筛选和改编新奇好玩而有趣味性的民间游戏,使之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充分链接和融合。 (2)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之中,要注重民间游戏活动安排和组织的层次化、结构化,注重与幼儿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主题内容,组织和设计多样化、层次化的游戏课程。如:以“丰收的秋天”为主题的民间游戏课程之中,就可以分层设计“踩草垛”、“送粮食”、“推小车”等游戏。在“过年了”的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抬花轿”、“舞龙”等表演游戏形式;在“我的家乡”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花喜鹊”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 2.3开展丰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1)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世界在幼儿的眼中是精彩纷呈的,也是陌生而期待的,他们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经常会出现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景。例如:幼儿的“健康诊所”角色扮演游戏,这些“小医生们”身穿白大褂,给“小病人”听诊、量体温,煞有介事地说某位“小病人”的体温有100度,教师可以及时介入,向幼儿讲述人体体温的常识。还如:“上菜市场买菜”的主题游戏之中,某一位“卖菜小老板”居然高喊“青菜十元一棵”的“天价”,遭到了其他一些“买菜者”的质疑和不满,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幼儿在周末随同妈妈到市场去体验一下生活。 (2)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要通过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和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形成幼儿的社会化。例如:在“小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要与“导购员”进行恰当的沟通和交流,获悉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进行适当的购买。 3游戏教育内容在幼儿教育中的注意内容 3.1注重对游戏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的选取 由于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涉及诸多的内容,教师要注意选取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民间游戏内容,对于缺乏实用价值的民间游戏活动要进行筛选和舍弃,并对一些民间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改良和更新,更好地辅助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 3.2注重利用园内外的资源 在将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园内外的资源,根据场地资源、材料资源、器材资源等不同条件,合理开展对幼儿的民间游戏教育,还可以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让幼儿实现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创新,可以让幼儿在开放的游戏场和辅助材料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到民间游戏教育内容之中。 3.3注重将民间游戏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幼儿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只有将民间游戏活动课程内容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衔接和渗透,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入游戏内容,使之成为教育幼儿的有效手段,才能更好地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更好地吸纳民间游戏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幼儿游戏教育中,使幼儿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莎.浅论“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xx(03):23. [2]王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xx(08):6-8. [3]李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J].才智,20xx(11):84. [4]李磊.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xx(24):106. [5]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1):79-81. 1、引言 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着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在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也更加看重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增长。在幼儿教育当中,要秉承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将教育内容蕴含在其中的要求。幼儿的年纪导致他们每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在游戏上面,这也就说明了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将教学内容混合在幼儿每天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锻炼到自身的技能,获取一些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找寻到快乐,促进教学成效。在现阶段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创造了有利于教学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知识技巧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双赢。 2、用讲故事的表演形式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2.1、用讲故事的形式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分析当下幼儿感兴趣的点和他们当前能够接受事业的最高限度,通过分析幼儿本身的生长环境和他们表现出的喜爱事物来选择最恰当的故事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教师只有本身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大班的美术教学成效,开展更加有趣的游戏美术教学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当下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的内容当中,通过表演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们来进行绘画作业,完成自己有趣的绘画作品。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讲述“狮子王”的故事,在讲完了小狮子加冕为王的故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扮演的形式,用道具来装扮成狮子王(装扮自己或者选择一个小朋友进行装扮)。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幼儿教师提供的装扮道具来画出你们心目中的狮子王。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在其中教授给小朋友们一些绘画技巧和对狮子的简单认知,如:狮子的毛发是卷卷的、眼睛是圆圆的、嘴巴是大大的、牙齿又白又尖,还有着像半月一样的耳朵。这样的描述会在幼儿心目中形成一个狮子的具体形象,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狮子王画出来。这种将美术教学蕴含在日常游戏当中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2.2、用讲故事的`方式发散幼儿绘画的思维 除了利用讲故事的游戏方式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以外,还能有效地拓展幼儿的绘画思维,使幼儿将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到绘画当中。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本身已经在很多渠道当中听过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单纯讲故事的形式只能很简单地吸引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参与到游戏绘画当中,所以,幼儿教师要启用全面的故事教学方式,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自己来创造全新的故事,并且将其绘画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例如传统的改编故事,根据幼儿男女生的不同可以让他们创造出不同属性的故事,男生更多愿意改变具有战斗性质的有趣故事,常见的是将奥特曼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绘画出一起打斗的故事;而女生则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诸如灰姑娘婚后的美满结局或者小美人鱼不再变成泡沫的圆满结尾。这些创造性的故事因幼儿本身喜好的故事不同而出现个性化的差异,幼儿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创造出的有趣故事,对幼儿绘画的故事进行客观的点评,分析幼儿在故事绘画当中表现的有趣内涵,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用趋向于游戏化的绘画内容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3.1、绘画内容从幼儿喜爱的题材中选择 传统的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学是幼儿教师安排绘画内容,而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模式则更多要求幼儿教师将这一选择权交还给幼儿。因此在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本身来选择绘画的内容,让幼儿们根据当天游戏的内容来绘画游戏的场景,使得绘画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表演歌舞等方式促使幼儿选择和开发更加有趣的绘画内容,使得幼儿在美术课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提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这种教学方式也表现出更加尊重幼儿学习当中的主导地位,将适合大班年龄层次和阶段的内容充分运用到绘画当中,拓展了幼儿的绘画题材。 3.2、绘画的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游戏性 最后,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的教学绘画题材也应该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游戏性。在传统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更多趋向于教授幼儿们绘画技巧和绘画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幼儿绘画实践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此,现阶段游戏化的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游戏题材,让幼儿们通过游戏题材着手进行绘画,在题材中展示出多元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让幼儿们利用在学习生活中充足的游戏素材完成绘画任务,将幼儿内心当中爱玩的天性发挥到绘画教学当中,促使幼儿提高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更加愿意参与到绘画任务当中,提升自我的绘画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戏对于幼儿园大班开展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完善现阶段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的方式,将幼儿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越.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2]张海凤.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探讨[J].青年作家,20xx,(6):149. 所有的父母在有关他们孩子的托幼机构课程方面都会有一些顾虑和问题。我们的孩子学些什么?为什么?教师如何处理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一课程如何为我们的孩子进入学前班作准备?为了帮助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和疑虑,教师可以在家长-教师会议上来提供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他们应鼓励父母到班上来观察和参与活动,从而加深对课程的了解;他们也可以在家访和父母志愿工作人员会议上来讨论这些问题。 1、给父母提供儿童发展和课程方面的阅读资料 从所有可能的地方收集有关的资料。如从提前开始项目办公室和健康诊所,可得到许多儿童教养和儿童发展方面的小册子。当父母来接送孩子时,或在家长-教师会议上和家访时分发给他们。 2、帮助父母了解教室的布置 这里是一些教师帮助父母了解环境布置的方法: ·用照片、幻灯片、录像带或教室实地来向父母介绍各个活动区。 ·说明过一段时间将陆续开放的活动区。 ·把教室中所有材料的清单发给父母。 ·建议父母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画一张教室布置的平面图。 ·向父母解释目前教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 ·请父母根据教室布置一览表来评价教室的布置。 3、帮助父母熟悉一日生活制度 ·介绍一日生活制度安排的原理,描述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计划一次家长会,让父母真正体验一下计划--做--回忆的程序。 ·请父母讲一下他们从自己孩子那里听来的对一日生活每个环节的介绍。 ·解释幼儿的计划过程。 ·观看和讨论一日生活制度的录像。 ·分发一日生活制度一览表,鼓励父母把它作为课堂观察的参考。 4、让父母参与计划和评价 有志愿工作的家长在班上帮忙时,邀请他们参加当天的教师集体的计划和评价会议,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察、认识和想法讲出来,并应用于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中。 5、帮助父母学习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 所有的父母都需要得到有关他们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信息。对大多数父母而言,与教师交谈,或看一些有关儿童发展的阅读材料也就够了。但有的父母,如虐待孩子的父母,和过于好动或残疾幼儿的父母都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 如班上有身体受虐待或被忽视的幼儿,或有怀疑受到身体虐待和被忽视的幼儿,教师应马上设法从社区的社会工作者那儿寻求帮助。除非教师本人在这一领域中受过具体的训练,他们应通过协助性的服务来做好家长工作。向熟悉情况的人请教,了解教师在托幼机构中和家访中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帮助父母和幼儿。 做好多动或残疾幼儿家长的工作 为了与协助人员、父母和幼儿共同建立一种处理特定问题一致方法,教师可安排一个包括协助人员和父母的联席会议,在会上,让父母介绍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所有的人一起来设计在托幼机构和家里可采用的方法。这种联席会议常常很解决问题。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一个致命原因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一个致命原因 作者:朱家雄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导致幼儿园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原因很多,诸如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齐整、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师运用的课程本身存在问题等。但是,在不少地区,导致幼儿园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一个致命原因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对幼儿园教学进行了不适当的审定和评估。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牵牛鼻子”的事情。把握着教育、教学的导向,如若这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教育、教学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由自上而下的控制所产生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教育行政运行体制受到工业组织管理中“技术理性”的影响。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一直是作为一种“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被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日常工作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总是自上而下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实施课程和教学的有效性会直接体现在能否使课程、教学计划与教育实际产生较高的切合度上。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实施有三种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能达成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通过协商相互适应的过程。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作出最为适当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实施者自身创造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而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的平台而已。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实施的三种取向本不存在孰优孰劣、孰对孰错的问题,在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持有哪种取向。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今,在我国不少地区,教师实施课程和教学的取向并不取决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也不取决于教师的实际水平、能力以及教育资源。而是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换言之,这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运用其行政的.合法性以及行政资源,推动和支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既定的课程和教学实施取向,而这样的实施取向还可以通过对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等措施和途径得到保证。 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会使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问题:(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较高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是否准确无误,是否合时合理成为关键。如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不正确,不合时合理,就会导致很大的问题。(2)对于差异性极大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现状,任何划一的教育政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定、评估标准和要求,都会导致教育、教学的不适合性。(3)由不适合的课程和教学的审定、评估导向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实施取向,会导致幼儿园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例如,在我国不少地区,甚至在发达地区的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比例并不高,要求所有教师在实施课程和教学时都持相互适应取向甚至创生取向,并以与相互适应取向或创生取向一致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加以监督和管理。必然导致幼儿园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来自教学审定和评估人员的问题 在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相互适应取向或创生取向,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审定和评估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人员也有很高的要求。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使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使课程的管理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转化为注重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自主性等方面。这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向,会使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在本质和类型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会使对幼儿园教学的评估从目标取向转向过程取向或主体取向,从外部人员评价转向内部人员评价。 这种以幼儿园课程基本价值观的转化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要求审定者和评估者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要求审定者所持有的标准和要求以及他们在评估时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且不说我国幼儿园课程基本价值观的转变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状况相切合,应该看到,在我国教育行政运行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多年来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者和评估者自身并没有完成与课程基本价值观转化相一致的转变,他们使用的标准、要求、方法和工具也没有完成这样的转变。 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极为复杂的,它是对教育、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而价值观是相对的,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同样的教育实践作出不同的判断。如若审定和评估幼儿园教学实施的标准和要求是混乱的,其依据的价值观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就会导致审定者与被审者、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陷入难以对话的状态。由于不少幼儿园教学的审定者和评估者本身没有完成与课程基本价值观转化相一致的转变,他们一方面会以“上传下达”的方式要求教师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既定的要求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另一方面却以自己也不很清晰的方式去审定和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状态使已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的教师哭笑不得,甚至思维混乱。也使水平一般的教师堕入云里雾里,处于左右不是的境地。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与此相关的教研部门的人员对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审定和评估。由于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实施教学的不同取向的概念以及操作方式不是很清楚,因此,他们的审定和评估工作不仅没有帮助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为教师的教学制造了麻烦,增加了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此外,在我国不少地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虽然资源不甚丰富,但是权力很大,而且还常常会去控制和监管不该去管理的事情。不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似乎无须精通业务,只需根据一些没有经由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甚至只是自己的偏好,即可发号施令,要求教师根据他们的要求行事,他们将审定和评估的“杀手锏”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不仅把教师折腾得苦不堪言,而且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改变幼儿园教学审定和评估的“行政性概念” 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运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去审定和评估幼儿园教学的,是不可能去要求所有幼儿园都以某种课程和教学的理念和取向去实施教学的。例如,用于发达城市的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和方法,就不可能直接用于发展中的城市;用于城市的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和方法,也不可直接用于农村;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农村,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而今,在我国。各级政府正在逐渐改变自身的职能,在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问题上,正在逐渐改变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说了算的状况。包括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在内的专业性工作更多地由专业人员把关。 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改变需要时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迄今为止,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作为“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改变自身的职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幼儿园教学审定和评估的“行政性概念”。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鼓励和支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园而异地进行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公平、公正、多元和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由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引起的折腾人的现象。 【摘要】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不仅体现了每一名幼儿在进行游戏学习环节中所追求的价值体验,同时也是对幼儿游戏精髓与灵魂的一种延续与创新。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教育中,则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其内容与推广中存在了一定的缺失,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这种现状及其重建进行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精神;缺失与重建 作为一种愉快与自由、创新与继承、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物,游戏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幼儿进行认知社会、感知世界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幼儿游戏的异化现象可以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师自身授课情况入手来查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呼唤幼儿游戏理性回归入手,通过对这种缺失的重建不补充来提升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一、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中的缺失 1.良好的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不仅包括了实现教育管理的自我超越,同时还包括对幼儿的游戏地位进行重新确认,帮助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的同时,达成一种双向共赢。 愉悦与自由的精神的缺失。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展开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开放、全新的自由世界,通过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约束为出发,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喧闹与纷杂的环境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由游戏人”。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幼儿游戏的选题、规则制定与相关的游戏材料搭配,从幼儿产生的相关思想出发寻求一定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游戏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导演”来开展的,如此一来便缺少了本应当有的幼儿之间的沟通,无形之中又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移。 2.游戏精神中的教学化倾向问题。游戏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游戏来搭建一条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平台,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理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这种游戏精神中依旧包含了较强的教学化倾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容易为了幼儿能够在短期时间来实现既定的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幼儿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主导权。 3.游戏的极端化倾向严重。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由于思想上的转变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因为幼儿指导策略所造成的幼儿游戏中断或者无法进行。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会由于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而无法科学的把控好游戏现场的秩序,只要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教师便完事大吉,无论是前面的“一言堂”游戏教学还是后者提到的“放羊式”游戏教学都无法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重建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三、结论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20xx. [2]黄进.游戏精神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的反游戏精神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76-83.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xx(12). 以幼儿园为家,视幼儿如同弟弟妹妹。才能深层次挖掘爱岗敬业的源动力。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为自己的职业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孩子、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小到大,老师一直我心中"仰望"的职业,现如今却赋予了我,这个平凡的人。诚然,我获得了"教师"这个神圣的称谓,但却离自己的目标还很遥远,为此,我会挺直腰板,勇往直前,努力去收获桃李的芬芳。虽然,在多年以后,曾经我们用爱去灌溉的小幼苗们都已经长大,甚至都不曾记得我们,但我们还是在对待每一个孩子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笑脸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在从家长口中得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改变就是我们最开心的。 二、呵护幼儿学会呵护幼儿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也是起点。呵护并理解他们是幼师师德的核心,这种胜似母爱的爱不讲付出、不图回报、无私、广泛且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神圣的爱,是我们幼儿教师工作的感情基础。幼儿教育跟义务教育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年幼的孩子们尚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作所为完全没有章程可循,不论孩子们做出什么事,都要呵护幼儿的心灵,支持并理解他们所作的一切。积极面要给予鼓励,消极面要及时引导并纠正。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罚站、辱骂、威胁孩子等等是极不适用的,一旦造成逆反心理,会给学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对孩子有爱的同时还要有责任,因为,家长把刚满三岁的孩子就交给了我们,这是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把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责任托付给了我们,因此,我们的爱和责任同样的重大。而每次开晨会的第一句口号是:"事事注意每个环节,不能体罚孩子,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我们始终要牢记在心的一句话。同时,这让我想起冰心奶奶说过的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她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学生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图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三、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无声的人格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准。就是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四、重视教育,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幼儿教师要勇于开拓新视野,树立与时俱进新观念,培养新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多读书、广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从而更加了解有关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的新动向,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教育理论,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为幼儿提供知识,培养幼儿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农村幼儿园出现了大班额的现象,大班额对幼儿的成长和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了诸多不利,特别是创造性游戏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困难。 创造性游戏包括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 其中,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1]现今,很多大班额幼儿园的表演游戏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空间范围小,开展游戏存在拥挤、凌乱的情况。 如何才能组织好大班额幼儿表演游戏?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谈谈具体的实践和体会。 一、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前提 农村幼儿园大班额的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受到更多的限制,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时要考虑: 1.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活泼、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故事、童话要让幼儿容易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表演动作表情比较适合幼儿表现。 2.要选择人物性格特征较明显,场景、道具简单,便于师幼共同布置的作品。可以将桌椅、积木、胶粒拚图及实物等现成的材料进行利用。如《小熊请客》场景中的房子用桌椅,树用一张椅子就可以了,表演小朋友带上相应的头饰即可。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游戏场地,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先决条件 农村幼儿园的场地比较小,孩子又多,而表演游戏的开展需要较大的游戏场地,单靠每班的活动室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开发和利用其它的空间让幼儿游戏,室内外哪些空间可以合理利用? 室内有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储物室、过道、走廊、阳台、大厅,户外有绿地、绿篱、树木、花圃、沙池、山坡、运动器械、戏水池。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表演的内容有目的选择场地。 如表演《金鸡冠的公鸡》就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绿地、山坡,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游戏中,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解决游戏的场地问题。 三、有效使用游戏材料,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必要条件 表演游戏的开展需要较多游戏材料,农村幼儿园现成的材料少,班级人数多,搜集、制作游戏材料是农村幼儿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准备游戏材料。 1.提供具有多功能的玩具和材料,避免材料功能的'单一性。功能单一的材料,缺乏开放性,如那些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成品玩具,不能满足幼儿表演游戏想象力的发挥, 孩子们只是暂时对豪华用品感兴趣,玩了一小段时间孩子们就不喜欢,更换淘汰这样的材料,势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多功能的玩具和材料可以让幼儿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教师应鼓励这种想象,激发这种想象,并创造条件满足这些想象。在故事《小羊和狼》中,用旧挂历纸、鲜艳的彩色塑料袋可以当服装, 动物的羽毛可以用旧丝巾,等等。在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还可用一些废旧的辅助材料当道具,如“石头”“鸡腿”用泡沫块来代替,各种小纸盒当成《小熊请客》的礼物。 2.寻找可利用的替代物,减轻教师开展表演游戏的负担。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有一些现成的物品可以作为表演游戏的替代物,如:野果、树叶、小石子等都可以作为幼儿表演游戏的素材;一些废旧物如洗净的各种塑料瓶、可乐罐、塑料袋等,还有各种纱巾、围巾,在表演游戏中会变成话筒、花瓶、裙子等,这些替代物能极大满足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由于这些替代物来自幼儿自己的发现、创造,会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满足感,自然也会激发他们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表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益,减轻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表演游戏的负担。 3.幼儿参与制作游戏材料,激发他们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教师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为幼儿提供辅助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并制作道具。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中,教会幼儿一些制作道具的方法,道具不必过于精致、鲜明,以免影响游戏的开展,并可以物代物。 如教幼儿利用挂历纸、塑料袋、废旧报纸等,制作出简单帽子、服装等。 4.建立统一的“材料库”,资源共享,使材料使用率最大化。开展表演游戏时,为了使材料使用率最大化,同一年龄班安排相同的表演游戏内容,年段教师共同搜集、制作材料,并在班级教室里开辟一处“材料库”,将幼儿游戏所用的玩具材料都集中在一起,每个班级轮流使用材料,使材料“资源共享”,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准备游戏材料的工作量,又能帮助幼儿学习归类以及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游戏材料的使用效益。 四、多样的组织形式,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根本保证 农村幼儿园的班额过大, 而表演游戏的角色少,如果根据角色来分组,往往要分十几组,加上幼儿园的场地有限,幼儿等待的现象就比较严重,通过探索课题组找出几种解决的办法。 1.让部分幼儿当观众,讲述旁白部分,参与到游戏中。如表演《小兔乖乖》时,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有10 名左右的幼儿,一部分的孩子表演,另外的孩子当观众并讲述旁白部分,表演结束后交换角色。 这样幼儿参与表演的几率就更高了,不会出现等待的现象。 2.一角色多人。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例如在表演《三只蝴蝶》时,故事中的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白花、红花、黄花等角色,可以请几个幼儿共同扮演同一角色,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幼儿表演同一角色,可以一起商量角色的动作,这样不仅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为了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还可以让能力弱的幼儿跟在能力强的幼儿旁边学,从简单的模仿到自己表演。 3.扩编故事,增加游戏角色。将一些游戏经过改编、扩编后,内容更贴近生活,又增加了角色,这样就能解决人数多游戏角色少的问题。 比如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 教师在故事里增加了现实社会中常出现问题,如小白猪考虑省钱,学小鸟用树枝和树叶盖房;小黑猪为了买地得打工赚钱(搬木头或砖头等工作);小花猪用砖头盖房时,自己忙不过来,请其他小动物来帮忙等等。 三只小猪选择了不同方法来盖房子。 最后恶斗大灰狼时,加入其它小动物的帮忙,战胜了大灰狼。 从表面上看游戏好像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其内隐的规则、玩法都没变,却很好地解决了幼儿人数多、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4.将表演游戏与区域活动结合。为了保证活动的场地和时间,教师在活动区中设置表演游戏区。 活动前,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制作相关的场景和道具;幼儿根据意愿自主选择和分配角色。幼儿可根据故事的情节边表演边游戏,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融入到游戏中,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情节,使故事情节得到发展、扩充,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对幼儿园游戏分类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xx(3). [2]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J].早期教育,1999(4). [3]林菁.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指导与实施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xx.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本文根据活动观察与相关分析,归纳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感,有克制的干预,理解幼儿,因势利导,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巧妙创新以及临场应变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建议教师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师;教育情境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 何谓教育机智?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马克思·范梅南则将教育机智看作是一种深切的关注,“它使我们能够在与孩子和年轻人生活时充满智慧地行动”。刘徽认为,“教育机智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做出适当的行为,突出此时此地之感,关注课堂中的情境和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的特征。尽管这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的决定,但这种教育机智往往能够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捕捉问题、作出反应、取得令人惊喜效果的线索,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却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某些教育风格或人格特质。因此,教育机智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深入探讨。众所周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幼儿园教育的保教并重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情境性,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常常出现种种复杂的教育情境,这些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应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1.对幼儿敏感 午睡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陆续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从午睡室走出来。老师发现只有欢欢一个人还坐在床上没有挪动,老师看了他一眼,触碰到了他那有些内疚的眼神,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等其他小朋友都走出去后,老师走到他身边,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然后帮他换上干爽的床单和衣服。欢欢开心地走出了午睡室,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案例中的教师能够留心并读懂幼儿的眼神,反映出的正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具体教育情境所包含的意义,并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这种敏感源自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正是通过观察,教师捕捉到了幼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敏感,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作出准确判断(即幼儿经历了什么)和适宜的教育决策(即我需要为他做什么)。 2.有克制的干预 平平还在费劲地往上抬腿,老师知道他想翻过那道矮矮的护栏。他已经尝试了好多次了,有一次都差点儿成功了,但也许他觉得有点危险,所以又退了下来。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平平再次来到护栏旁,抓住扶手努力地抬起了自己的腿,然后屁股一扭便翻了过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师,老师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 何时该克制?何时该等待?何时该干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对教育机智的领会。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在活动中变得躁动不安或做出了某些可能有危险的动作,这时教师就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则可能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观察发现,教师作出当机立断和及时回应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给予“有克制的干预”通常是她们觉得比较困难的。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因而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幼儿学习的进程。例如,当幼儿很费力地在做某件事或很努力地在表达一个意思时,教师似乎很难做到静静等待,通常她们会说,“来,让老师帮你把衣服穿上!”“老师帮你把它画的更漂亮些!”事实上,幼儿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从中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等待,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感。教师的“观察”“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就是一种“有克制的干预”。如果教师急于代替幼儿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幼儿也许感受到的只是被教师控制的挫败感、羞愧感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表现为一种有克制的干预,既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性引导,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3.理解幼儿 老师发现丽娜从早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玩着。老师知道丽娜的爷爷前两天病得很厉害住院了,她和爷爷的感情很好。 老师:丽娜,你今天看起来很伤心,可以和老师说一说吗? 丽娜:嗯,我想去看我爷爷。 老师:你在想爷爷。 丽娜:嗯,可是大人不让小孩进医院。 老师:你真的很想去看爷爷?你知道爷爷生病了却不能去看他,你很难过? 丽娜:昨天晚上我奶奶哭了。 老师:这也让你很难过、担心,是吗? 丽娜:(叹了一口气,但也放松了很多)是的。 老师:我们很爱的人生病时,我们都会很担心,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担心减轻点?虽然你不能去医院看爷爷,但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给爷爷做个特别的卡片,上面写下你想跟爷爷说的话,然后让大人帮你带给爷爷,好吗? 丽娜:好啊,老师您能帮我写些话吗? (该案例选编自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 当幼儿知道有人理解或接受自己的`感受时会产生欣慰感,随之可能会有效释放出焦虑、害怕、担心等消极情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和观察幼儿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主动询问并对幼儿的悲伤情绪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提议通过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绪。这种引导幼儿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做法,对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个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既是一种对幼儿的尊重(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是一种对幼儿的理解。 4.因势利导 星期一,班上的孩子活动时往往会比其他日子显得活跃,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已经玩得很累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不停地从一个区角跑到另一个区角“瞎逛”。虽然按照日程表,自由活动时间还没到,但我决定提前让孩子们收拾好玩具,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第二天,区角活动时间,孩子们大多在全神贯注地开展复杂的建构游戏,我见机决定适当延长这一活动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探索。 因势利导是一种审时度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而专业的判断力。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时间安排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因势利导与灵活性密切相关。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如果教师古板地按照时钟来规定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那么规定就会变成束缚幼儿发展的枷锁。案例中的教师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对时间安排作出灵活变通,既减少幼儿的无效探究,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这种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并给予积极引导与支持的做法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 5.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依次盥洗完毕,开始端起饭碗香香地吃起饭来。突然,贝贝呛了一口,一下子把饭和汤都喷了出来,喷得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坐在贝贝旁边吃饭的小朋友立马大声喊了起来:“老师,他吐饭了,哎呀,好脏。”主班老师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地拍打贝贝的后背,轻声地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贝贝可能不舒服才这样的,没有什么脏的。”说完,老师迅速擦干净桌面,牵着贝贝的手去盥洗室清洗。回来后,其他小朋友都关心地问候贝贝:“好点了吗?慢慢吃,你会好起来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案例中的教师在贝贝出现突发情况后,给予了细心地照料,相信教师的这一行为会对其他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关心起贝贝来。的确,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6.巧妙创新 蒙蒙最近情绪很不稳定,老师了解到蒙蒙新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关注可能较多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这也许让蒙蒙有些嫉妒。第二天,老师在娃娃家新增了娃娃、奶瓶、尿片等玩具。蒙蒙抱起了娃娃说:“宝宝哭了,来,让妈妈抱抱你。”在接下来的集体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讨论起妈妈与新生儿这个话题来。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该名幼儿有特殊的情感支持需要,由此特意为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创新为幼儿度过情感危机提供了支持。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很容易出现队伍混乱失控的情况,教师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手指游戏来引导幼儿排队,让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行进。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机智并不等于教育技巧,技巧是偏“理性取向”的,关心的是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而教育机智则是偏“关心取向”的,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并在这种关怀中产生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幼儿的教育行为。 7.临场应变 上午,幼儿园临时安排一些幼儿去体检,主班老师带走了部分幼儿,剩下的让他们在区角里活动。这时,几个孩子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你追我赶,四处乱跑。这时候,苏老师走进来了,她坐到图书角的几个孩子身边,说道:“有个有趣的故事一直藏在苏老师的脑袋里,哪本书里都找不到。我现在讲给想听的小朋友。”苏老师于是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故事。这时,那几个四处乱跑的孩子也悄悄地围了过来…… 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需要临场应变了,这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个重要表现。案例中的教师在面对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时,通过机智的应变策略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像是一系列的“即席创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等基本教育角色,还要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应变,这无疑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也不是孤立表现出来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三、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情况,如果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就有可能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时机,为幼儿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提供支持。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则这些突发情况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机智地利用这些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结合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有关教育机智的相关理论,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1.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 教育机智强调“即席创作”,它是一种“临场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事先准备与教育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可能会有冲突,但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事先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机智产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次毫无计划的活动会怎样展开,但可以预料到的是,教师多半会紧张忙于应付各种情况,对幼儿的真实反应会无暇顾及。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根据活动计划做好充分的环境、材料以及知识准备等,尤其是当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内容时,活动设计更需要精心的准备。 实践证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教师的视野就越宽阔,与幼儿的互动就越容易深入,也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产生教育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活动准备不是要求教师去做一个严谨的规划,而是更提倡教师做一种愿景式的活动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预设到活动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应变。 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位特级教师谈起了她对活动的看法:判断一个活动精彩不精彩,不用看教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了。这段通俗的话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专业能力都会通过幼儿的反应表现出来。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敏锐观察是产生教育机智的关键。一方面,幼儿的反应可为教师教育机智的“即时创造”提供真实的情境,尤其是幼儿的“意外反应”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班级自由互访活动中,教师发现班里互访的幼儿人数超出了预期,出现了拥挤、吵闹的现象,她立即对幼儿进行了分组,与另一名配班教师一起,把幼儿分流到不同的区域,并以环形走动的方式带幼儿参观班级。另一方面,教育机智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关心取向的师幼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体现出一种对幼儿成长的责任感,这种关注和责任感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3.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教师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机智地行动要求教师找到情境中的线索”“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动”。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重返关键事件并对此进行反思,例如关键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我采取了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怎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我的教学风格有关吗?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可能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总之,强调教师具有教育机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以一种关心取向面对幼儿,关注并反思一日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育情境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时。教师才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机智,做出明智的教育决定,采取正确的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2]查啸虎,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20. [3][5]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4]刘徽,教育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语言教学是幼儿园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通过语言教学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大班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好动、爱玩是大班幼儿的突出特点,游戏教学正是充分融合了幼儿这两大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开展语言教学,可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资源比较少 大班语言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时,需要丰富的游戏资源来支撑,但当前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游戏资源都比较少,教师自主开发的意识也比较差,有限的游戏资源使得语言教学中可采用的游戏方式仅有几种,几次轮转使用之后,幼儿缺乏参与游戏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间有限 大班在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时间为 20~25 分钟,理论上来说,这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应该归属于幼儿,但真实的状况是幼儿参与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幼儿园仅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才让幼儿参与进来;有的直接在字、词的讲解中穿插游戏,幼儿基本上无法参与,与游戏教学的实质相背离。 3.过分强调游戏的规则 大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对规则的理解能力有限,违背规则游戏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过分注重游戏规则的强调,从而导致在短短的游戏中出现教师多次维持规则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游戏的连贯性,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提升游戏教学效果的措施 1.更新游戏教学理念 在游戏教学中,幼儿通过参与、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这是一种主体性的体验,可提升幼儿感知的效果。教师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便是秉持正确的游戏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游戏教学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处于核心的位置。设计游戏时,要兼备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进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 2.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设计 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语言教学具备可渗透性的特征,语言即是人们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中,都存在语言教学。大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机会实施语言渗透,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时,要坚持创造性的理念,在游戏中增加语言因素,注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教学游戏中,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都可以被多次运用,而且不会让幼儿有重复的感觉,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在进行《小狐狸画春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角色游戏,在课前,教师准备好头饰,包含小猴子、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课上教学导入之后,教师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表演他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描述给其他小朋友,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语言能力及想象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增加幼儿园的游戏资源 网络中包含海量的信息,教师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可以搜索出多种游戏方式。但游戏方式毕竟有限,教师要打开视野,以更为宽广的思路开发游戏资源。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采用“现成游戏”的方式,通过自创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的游戏资源得到丰富。 4.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幼儿之外,还需要在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坚持幼儿在游戏中主体性的原则。幼儿语言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教师不应该刻板地遵守游戏规则,而是要给幼儿留有适当的发挥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幼儿,实现在游戏中教学。对幼儿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应在合理的时间来引导,避免反作用,促使幼儿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的运用,让幼儿在玩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在运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并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实现教学与游戏并重的目标,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凤霞.幼儿园大班教学游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xx(22).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2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3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4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5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6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7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8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9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10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11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