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开题报告

博士开题报告(精选22篇)

时间: 2024-04-24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1、引言

  2、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3、小结

  第四章 富硒猪肉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1、创新点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开题报告 篇4

  山东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 年

  号级

  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学 研 所 拟

  科究属授

  专方院学

  业向所位

  二O 年月日填

  说 明

  1.开题报告在本专业教研室(科)范围内举行,须成立开题考核小组,于第四学期4月底之前完成,开题时间和论文答辩时间必须间隔1年以上。

  2.本表一式三份(可复印),教研室、所属学院(所)、研究生处各一份,原件交所属学院(所)存档。

  3.本表用蓝黑或黑色钢笔填写或打印(不能打印表后粘贴),字迹要工整。 4.根据需要可自行加页,双面打印。 5.博士生在开题报告后应附《查新报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

  -1-

  -2-

  -3-

博士开题报告 篇5

  一、论文题目。

  坡耕地利用的特色农业可拓研究——以陕北地区坡耕地为例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有的 18 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 3.6 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0%。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坡耕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耕地资源,而且威胁到国家生态与粮食安全。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末,全国坡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毁坏掉的耕地 5000 多万亩,平均每年 100 万亩。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造成地表植被更大程度的破坏。坡耕地在造成山丘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导致了群众生活更加贫困。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淤积了江、湖、河、水库,直接威胁防洪安全,加剧了水土污染,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耕地中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水土流失带进河流和水库,造成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坡耕地治理基础上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经济、产业、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单一学科的专门化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深入进展,需要借助各门类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本文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下,以国内外系统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坡耕地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客观意义上的支持。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可拓学”是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它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处理矛盾问题。论文利用可拓理论中的基元理论和可拓集理论对区域特色产业系统进行整体描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基元的可拓性和变换方法以及与特色产业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元模型。通过研究建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拓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

  2)现实意义

  我国现有的 18 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 3.6 亿亩,占耕地总量的 20%。坡耕地的合理利用,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坡耕地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坡耕地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影响下,坡耕地的利用水平非常低下,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下,合理进行坡耕地的利用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并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本质上有利于提高坡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