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教学的课内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通过多种方式,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课外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术潜能,并达到良性的教学相长。例如依托学校和文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我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提出“宋代士大夫文学研究”的课题设想。受到我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启悟发和吸引,有一二十个学生提交了希望参加本课题的申请。经过考察,我吸收五名学生参加这个为期两年的课题小组,定期举行小组讨论,指导他们读书、查阅文献、选定具体研究方向、准备论文的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学术训练,这些学生的研究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既为古代文学研究培养了优质的后备力量,对于我自己的学术研究也有着良好的推动力。
三、合理使用课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日益普遍和广泛,如何合理运用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研究者撰文提出,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我认为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不可滥用,而应根据学科特点,审慎地决定用哪些、如何用,否则将适得其反。在我看来,课件为文学史教学提供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将提纲、作品和相关资料展示给学生,而不必再费时费力地在黑板上抄写;同时也可以将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音乐资料播映出来,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受。例如讲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放一幅诗中所描写的西北特有的“白草”即芨芨草的图片,它是大不同于中原及南方常见的柔软低伏的小草的,学生才会明白为何草也能被吹折,而卷地的北风将性极坚硬的芨芨草都吹断,又可见这北风是如何地劲烈。又如讲到姜夔的十七首工尺谱是唯一留存的词乐资料时,可以放一首他的词乐或词调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下宋朝的“流行歌曲”(当然,也还要告诉学生,音乐资料的留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调高和调式难以确定,这是否是宋朝流行歌曲的真面目,其实还须存疑),以期对词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课件的使用是有限度的,这与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有关。古代文学是探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学科,不但创作者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样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有“声”有“色”的画面和形象越多,在某种意义上越会束缚这种想象力。例如在讲授唐诗时,以同样讲求意境的文人写意画来表现诗意,还差可相称(其实从艺术的层级上来讲,绘画还是比诗歌低了一级,在表现力上比诗歌所受限制更多),而以现代摄影技术拍摄出来的画面和镜头来表现,我以为还不如没有。有教师撰文大赞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视频、图像资料的好处,并举例说自己在讲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时,播放了一段吴奇隆主演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中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被迫分离的电视情节,学生都沉浸其中“很受感动”。我以为,这是对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的盲目迎合。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需求自当做设身处地的认真考量,却绝不可一味迎合。由此我想起我的导师张鸣先生回忆他当年在北大求学时听林庚先生讲词:“我还记得先生讲到‘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风满袖’的意蕴,先生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当他停顿不讲的片刻,静静地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我们,教室里所有人也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先生。我突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似乎在飘飘浮动,其实当时教室里并没有风。这个富于诗意的幻象是如此的神秘,那无言的瞬间是如此的意味深长,我想当时所有的人一定都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一定都感受到了那静默之中的召唤。”(张鸣《那难忘的岁月,仿佛是无言之美》)身着整洁飘逸的中式绸衫,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偶尔举起左手看看手中的卡片,或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优美的板书。这就是当年的北大学子对于讲台上的林先生的共同记忆。他只是用他的诗意的语言和文字便引领学生进入到 了诗意的境界,使听课的学生都受到深刻的诗的洗礼,并豁然领悟到学问的高境界。这样简单、纯粹而诗意的教学方式,自然只有大师才能为之,且不可复现。但我辈后学至少能心向往之,至少不要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