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工作能力为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营销能力教育中,必须以培养工作能力为教育目标来进行课程改革。用学生工作能力的表现来衡量教育的成功性。在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本教学模块,逐步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营销培训时,需要遵循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要坚持实践教学的理念,同时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进行市场分析活动时,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来共同探讨,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加强学生对工作技能的掌握,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各项营销技能,从而成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三、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实践训练
(一)教学融入实践
随着市场的发展,培养市场营销人员的综合技能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内容。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营销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实践教育,主要措施包括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情景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实际营销案例,可以加强学生对营销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在对案例的不断研究和探讨中,养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使学生掌握营销精髓,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师选择案例时,必须要保证案例和课本内容的相关性和代表性,要保证案例难度由浅及深才可以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教育性和引导性,使学生在进行营销课程学习时,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从案例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营销能力;项目教学是指为了便于学生对营销技能的理解,可以采用实施项目来完成教育任务,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与课程相关的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可以在实践中获得营销能力的提升;情景教学是指,可以在课本中设立相应的营销情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参加情景模拟营销,通过具体的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营销情景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体验,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仅仅依靠课程的教导实践始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使学生较好的应用营销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应该加强和社会企业的联系,定期聘请企业的营销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在营销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较为理想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可以增加学生的工作能力。另外,学校在进行课本的编制时,可以聘请各个企业的营销人才来共同编制,可以将就业所需要的内容融入到课本的教学中,从而可以使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前,就可以具备较高的营销能力[3]。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市场营销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营销的理论知识进行较好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进而可以使学生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四、结语
对营销课程进行改革,可以解决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弊端,可以增加学生的营销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可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高职教育开展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面向市场搞好经营管理
目前,中国高职教育仍然处于“生产者主权时代”,即作为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处于主动、支配地位,如教育成本核算、收费标准、专业设置、教学过程、考试与成绩评定等事关消费者(学生或受教者)利益的事,基本上由校方决定,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买卖双方应是平等的,作为“消费”教育服务的大学生,他们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各项权利。[3]他们应该有权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有关教育教学的真实信息,有选择专业和教师、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正当权益。学校对优秀生源的争夺以及就业市场对优秀毕业生的优先录用权所形成的双向压力,必然会使高职院校不断研究教育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人才市场需求走向,实施营销组合策略,以扩大优秀生源市场占有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树立“市场导向”观念,确立让消费者满意的原则,开展各种宣传、推广、促销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享受到周到、热情、优质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