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落实课程改革的手段
根据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岗位群、人才层次和专业类型,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探索创新。我们务必要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问教室的教法,在更为广阔的具体的实践中,用更灵活的方式方法,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我们注重模块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例如,把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训练和现代汉语教学形成为一个语言教学模块,使课程内容相互生成互动,融汇一体,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模块的知识基础有一个较为系统、通透的理解。模块内的教师切磋合作教学,而模块与模块之间也打通联系,专业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研讨,共同组织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比赛活动。课堂教学更多地用多媒体课件、专题研讨、对话辩论、学生教学演讲等方法,挖掘理论课中的职业技能因子,给学生一种示范作用。打破教师各自授课的框架,多学科教师形成一堂课的立体教学和训练架构,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观和教学智慧能力。各科教师在一起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同时,由于知识信息容量大且轻松活跃,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双管齐下,也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智能训练,刺激学生在主题探索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更多同一模块跨课程的知识信息并形成知识链、课程教学链。
五、课程改革要相应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课程考试不应成为学生成绩认定和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应有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即根据课程不同设计不同的过程评价方式,杜绝死记硬背的一次性终极评价。学在平时,练在平时,考在平时,形成一种即时“练功”、即时收获的教学评价导向,学生真正在课程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形成自我价值和情感认同,同时得到老师同学即时认同,积累一种正面学习的效应。这对语文教育专业大多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农村生源学生来说,是一种素质、心理、技能、理论等多向度的训练,特别是对他们的心态的培养异常重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的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美术教育有许多内容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使美术教学与感恩教育产生共振效果。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的需要,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对美术教学内容与感恩教育作合理的匹配
美术教学与感恩教育有许多交集,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可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由于感恩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样样可以渗透、又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的做法是先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进行整体的划分,然后按照知识板块与感恩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接,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感恩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对恩惠的认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父母的恩典、社会的帮助、他人的关心。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把自我成长教育与学生的感恩认同教育结合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产生于人的傲慢,而止于人的谦卑。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技巧,首先就在于培养学生谦卑的心态,使其对他人怀有钦佩的心理,乐于把得到恩惠的感激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在教学中,如果从感恩开始,把钦佩他人当作一种与人交往的处世哲学,就会使学生从根本上学会与人相处的要领。要想让学生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身承载的社会恩惠,只有心存感激,学生才会从心底涌出责任意识。感恩是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社会责任是对社会帮助的感激与回馈,只讲社会责任而轻视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容易使社会责任成为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要从培养学生对社会感恩开始。
二、对渗透策略进行合理设计
让感恩教育走进美术教学,在感恩中融入美术教学,这是一个感恩情感与美术认知双向交流的过程,是教学与感恩相互交融的过程。为优化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精心设计,想方设法促成交流的实现与高效。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美术课程教学应体现这一发展趋势。整体教学策略要求美术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触动学生的经验生活、现实生活、虚构生活,构建大的文化情境来教学,以教学与生活的一体思维组织美术教学。许多人把感恩看作一种处世哲学、人生的大智慧,因此不能忽视感恩的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如,教师常常听到家长反映独生子女太娇气,时常顶撞父母,对此,如果只用理论教育学生,学生对于说教式的教育往往比较反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主动引入感恩教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道德源头找到孝敬父母的人文基因,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心存感激的正确心态。把感恩教育作为长期的引导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构建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遵循学生构建知识的规律,积极促进学生不断地将美术边界与感恩情感边界沟通、联结,从而使学生合理地构建起知情合一的认知结构。美术教育中如果能渗透感恩教育,则容易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情感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知识结构整合,从而形成有生命活力的认知系统。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只重视美术知识教学,而轻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只教学生如何承担责任,而不要求学生感知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恩惠,不对学生进行感化,就容易使学生的品德中缺少感恩的成分,从而使教育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