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物理论文
2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工程力学理论分析

  结构理论分析的步骤是首先确定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计算方法。

  土力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即逐淅形成,并在40年代以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初期,泰尔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体力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专题学术讨论,其后并已由对具有不连续面的硬岩性质的研究扩展到对软岩性质的研究。岩体力学是以工程力学与工程地质学两门学科的融合而发展的。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半期,连续体力学的特点是研究各个物体的性质,如梁的刚度与强度,柱的稳定性,变形与力的关系,弹性模量,粘性模量等。这一时期的连续体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研究物体的各种性质。它是由质点力学的定律推广到连续体力学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现一些矛盾。

  于是基于二十世纪前半期物理学的进展 ,并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理性力学。1945年,赖纳提出了关于粘性流体分析的论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关于弹性固体分析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所谓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进步,工程学家也同力学家和数学家一样对工程力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如在桁架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国的桥梁工程师惠普尔才发表了正确的桁架分析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实验设备的使用,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现代数学的应用等,促使工程力学日新月异地发展。

  质点、质点系及刚体力学是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指一种理想化的固体,其大小及形状是固定的,不因外来作用而改变,即质点系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绝对不变的。理论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术科学的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尤其是前三门力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广泛,习惯上把这三门学科统称为建筑力学,以表示这是一门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种作用对各种形式的土木建筑物的影响的学科。

  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计算力学。计算力学又分为基础计算力学及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 ,后者应用于建筑力学时,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其任务是利用离散化技术和

  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方法,结构优化方法和结构分析图像显示等。

  如按使结构产生反应的作用性质分类,工程力学的许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为静力学与动力学。例如结构静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后者主要包括:结构振动理论、波动力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由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几乎都是随机的,而材料强度在本质上也具有非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工程力学上的应用愈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

工程力学论文13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侧重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工程力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因此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教改的重要内容。“一体化”教学法体现能力本位特点,因此本文立足于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概述“一体化”教学法作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一体化”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提出实施“一体化”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体化教学法工程力学教学应用工程力学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实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该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但该课程同时具备抽象性和繁琐性,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该课程又成为理工科学生的困难课程。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紧随时代发展,是否满足教学规律又成为其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对“一体化”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了探索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法的概述

  “一体化”又叫教、学、做一体化,是当前学校普遍提倡并优先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实训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将理论与实训等教学内容重置,师生互动,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全面、准确的掌握课程知识,实现二者的无缝相融。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