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二为一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并不乏其人。如李天明教授在其《管理会计研究》一书中为会计专业设制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和《会计理论》六门,没有《财务管理》。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中等财经学校教材《企业财务管理》中,将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但通常情况下,两者可自成体系。
四、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目前状况所进行的反思
管理会计这样一门被誉为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学科,一些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其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讫今为止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明确的界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前任主席、伦敦经济学院布罗姆威奇(M。Bromwich)教授指出:目前管理会计看来缺乏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反映在杂志和教科书中的管理会计似乎是一群松散的材料,没有在理论水平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国对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明显缺乏规范化或规范化程度较低。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没有解决好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管理会计的归属等基本理论问题,难以确定经济活动的哪些内容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哪些内容不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所以,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理顺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不仅影响的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也影响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存在着重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控制分析,轻财务活动实体管理的缺点。一方面,从西方财务管理中引入的数学模型大量充斥其中,而这些模型往往建立在一些并不存在的假设的基础上,难以实际操作;而另一方面,对财务组织、财务实施、财务控制与协调等涉及较少,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所研究的内容应由管理会计来进行研究,为避免重复,财务管理应着重研究财务制度设计、财务组织设置、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具体从事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各部门业绩评价等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理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关系,并避免两者之间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孟焰:《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2]谢志华等:《财务管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北京,《会计研究》,1997年5期。
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1.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出发点、服务主体、服务对象上。出发点方面:财务治理是从治理整个公司的层面出发,协调公司各个人员的财务分配,实现利益均衡;财务管理是单一的从公司的经济角度出发,使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广泛、分配更合理、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服务主体方面:财务治理的服务主体广泛,它的属性是社会的,从最高领导阶层到管理层面,主要是配置公司财务,实现财务的分配合理;而财务管理的服务主体是经济层面,他的属性是经济的,要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它的服务主体是公司的所有企业法人。服务对象方面:财务治理的服务对象是与公司财政相关的人员,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资金,他要让资金有合理的来源、合理的分配、合理的去处。总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者之间有着很大程度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
2.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二者共同构成财务,一个服务了财务的服务对象、一个满足了财务的资金来源,二者结合构成了财务。而两者的'另一个联系在于: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公司的合理分配,利益最大化,财务支出与收入和理化的平衡。但是财务治理不同于财务管理,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要在人请联系的基础上区别二者。总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就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构成了财务,同服务于公司大局,密不可分。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要同等重视,兼顾区别与联系,使二者在公司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