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声乐辅导干部在教授声乐知识过程中,要遵循音乐艺术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人文性,不断引导声乐骨干在对音乐的感悟、体验、表达和积累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从而更多地熟悉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精髓,为民族声乐的普及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以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丰富自己。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讲授音乐作品、乐理知识、戏曲知识的时代背景、作品特色、艺术风格,以及音乐家的故事等知识,丰富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其次,在音乐意蕴的领会中感悟文化内涵。
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让自己的学生广泛地领略民族音乐的意蕴,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表演、体验,把自己对声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解放思想,张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的意识,自然而然地领悟音乐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三,在学习民族音乐培养民族音乐情感的实践中扩大文化视野。
音乐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资源,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比如搜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参加民族民间音乐活动,让我们的声乐骨干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扩大文化视野,让民族音乐情感像血脉一样溶入他们的的血管之中。
第四,在对民族音乐的感悟中增强文化意识。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意合性"的特殊语言。"意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不能靠条理分析来掌握,而是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验,要穿透音乐,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文化意蕴。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会使声乐骨干们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民族民间的音乐宝库为我们群众文化音乐工作者进行声乐辅导,普及提高群众音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的养料和可资学习的教材。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支撑。当然,我们也要学会选择,学会有针对性地面对宝库中璀璨的珍珠挑选出来,让声乐骨干们去学习并且学会欣赏,而欣赏正是让同学们掌握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文化馆声乐辅导干部的能力和视野也是有限的,我们也必须在辅导教学中学习,在辅导教学中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比较合格的文艺辅导干部,让我们民族的音乐情感扎根在心中,让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摘要】区域性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进步发展的精神寄托之一,是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驱动,也是与其他精神文明有明显区别的特征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音乐的相关阐述,对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区域音乐;研究区域性
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进步发展的精神寄托之一,是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驱动,也是与其他精神文明有明显区别的特征之一。那么,到底区域性音乐文化应该如何划分?研究区域音乐文化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呢?本文笔者将通过区域音乐的相关叙述,对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和思考。
一、区域音乐的定义
区域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狭义地讲,区域音乐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对发生的所有音乐文化现象进行整体研究,探求其区域音乐文化特质;广义上来说,区域音乐是针对某一特定所属群体所拥有的音乐文化研究,这一特定的群体往往居住在一个相连的地理范围内,或通过拥有共同的某一音乐品种使得出现多地点多场所的诸多音乐现象,这可能与历史上由于地理或某种因素而被联系在一起的人群、或随着历史变迁或某种制度促使一些人依循不同地点在相同的线路上来回流动密切相关,这些场所又通过活跃期中的音乐文化行为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显示出共同的区域特征。[1]区域音乐的定义决定了我们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不可能全面涉及、面面俱到,而且区域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区域音乐研究的繁杂性和专一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正是由于区域音乐的这些特征才使它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才能汇聚成中国千姿百态的区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