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医学
21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结果

  对本组3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6~24个月的随访,26例患者判定为优,6例患者判定为良,2例判定为可,1例判定为差,优良率为91.43%,疗效满意。

  3讨论

  作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的踝关节,其缺乏软组织的保护,是由内侧结构(内踝,三角韧带,距骨内侧面),外侧结构(腓骨远端,外侧韧带复合体,距骨外侧面)以及下胫腓联合(下胫腓韧带)对其进行稳定。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内、外踝解剖复位固定及下胫腓联合复位固定特别注意。在对踝关节复位固定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对腓骨的复位固定。

  3.1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原则

  若踝关节骨折有移位或不稳定情况,在对进行切开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时,应当对踝关节解剖结构恢复情况、关节面平整情况以及关节的稳定性进行注意,这样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可以对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轻和避免。

  3.2手术时机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常在伤后12h内是对开放性骨折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而在明显肿胀之前采取急诊手术或在其肿胀高峰期后采取手术时对闭合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进行手术选择的依据。在本组资料中,该35例患者均属于开放性骨折,并均在12h内进行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

  3.3手术适应症

  由于踝关节具有复杂的结构及特殊的生理构造,导致其非常容易受伤,并可能对相关组织造成受伤,因此如果在其发生骨折时若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则可能造成踝关节功能障碍。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按照关节内骨折进行,必须完全达到解剖复位问。同时修复韧带受伤也是同等重要,如果修复韧带不完善,则容易引发骨折复位后移位以及踝穴不稳,最终导致距关节接触面减少,使单位面积负荷加大,从而造成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对不稳定的双踝骨折或有移位、下胫腓联合分离、外踝及距骨向外移位>2mm、内踝与距骨间的间隙>4mm、后踝骨折片超过关节面25%者,均应给予手术治疗。

临床医学论文6

  【摘要】为了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对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于1998年设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是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战略性调整,它将彻底改变临床医学者的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弱的状况,为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专业能力;临床医学

  为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临床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并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的常见病合并疑难病症,从而提高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临床医学专业现状

  1.1 临床医学管理的不规范,制度欠完善。医师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一是由于各医院的建设目标均为自己设定,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参照系,加上学科分布不一,考核较难。二是上级机关由于人力、精力等诸因素限制。对临床医学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不够,缺乏有力指导和组织管理。

  1.2 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自身建设不足建设经费投入中绝大部分均用于病房和手术室改扩建、重大仪器设备购置等硬件建设,用于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不足:人才流动受人事分配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制约明显;半数以上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已过65岁;面临扶植、培养新一代中青年学科接班人的问题。

  1.3 部分临床医学专业作用发挥不足大部分单位为适应发展需要,不同程度地对临床用房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对一些新进设备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医学发展: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收入与所承担的工作数量、质量、风险、难度之问差距明显,各医院之间分配悬殊,直接影响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制约了临床专业的产出,导致其作用发挥不足。

  2 未来发展政策及建议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我们提出“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