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护理学
21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课程设计医护一体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岗位胜任力的有效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以问题或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论课堂变单一的听为听、说、做、想一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医生开展教学查房、案例教学、PBL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自主探究学习。从内科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思考其病理生理、病因机制,并引出治疗原则,进而讨论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最后整合知识点,根据病情模拟健康指导,形成对该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能力;最终进入临床见习,进行真实演绎。

  四、讨论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随临床工作模式改变而相应改革,学习过程要体现工作过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高职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完善实训设备、拓展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医护一体化实训提供条件;专业教师尚需不断强化拓展医疗、护理、人文、管理、科研等知识、态度、技能,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医护跨专业教育作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以促进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莉.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xx(9):76-77.

  [2]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xx,46(11):1136-1139.

  [3]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xx(1):9-10.

  [4]李圣杰,徐习.医护一体化合作的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xx,30(12):827-830.

  [5]张新庆.论医护合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3(4):1-5.

  [6]舒春梅,赵庆华.三级综合医院医护合作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xx,31(19):48-52.

  [7]陈静,刘晓黎,张振香.醫疗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临床医生或和护士角色期待的认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9):695-698.

  [8]刘晓黎,倪晓丽,陈静.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xx,48(8):701-703.

  [9]杨秀兰.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20xx(10):108.

  [10]姚洁,史永博.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xx(3):272-273.

内科护理论文15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即我院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一年内),发放调查问卷264份,调查对象均为内科患者,主要包括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112例;抽样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46.2岁。内科护理人员中年龄最大者38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27.4岁。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方法

  对在抽样时间内患者反映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对开展护理管理前后我院内科的病房管理情况、护理和消毒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数据处理

  对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具体制度

  2.1病房管理

  ①在护工方面采用统一招聘的方法,招聘方式具体如下:只有具备初中以上学历的应聘者才有应聘护工的资格,年龄小于或是等于40周岁,在参加招聘时应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护工在经历过面试、培训、试用等这一过程的筛选后,进行择优培训才能够录取上岗。被录用的护工均应进行统一的管理,必须统一进行着装,仪表要端庄且得体,应该佩带胸牌[1]。

  ②制订一系列合理的陪护流程。所录取的护工应该受内科科室的统筹调度以及安排,该过程具体表现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工产生需求后,需要得到责任护士的同意,由护士对陪护服务的通知单进行填写,内科科室负责人收到通知单并确认后再对护工岗位进行安排[2]。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