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3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3.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施工队伍建设

  加强监督评价工作,提高企业监督评价工作的效率,建立安全评价的有关体系。需要定期进行目标考核工作,领导人员需要进行检查,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和检查结果,对于施工监督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从而提高监督小组的工作质量。需要明确安全监督工作的操作流程,规范安全监督工作的有关程序,促进安全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发展,还要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其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对于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并且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相互交流,从而确保质量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作为建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内容进行强化,有效完成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良好的发展。

  作者:汪利军

  第五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和临时用电安全施工责任制,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制订好切实可行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在专项方案中,应将临时电源的引入线,一、二级配电箱的位置、配电装置和用电设备的容量匹配及布置、“三相五线制”线路载流量计算的配置、配电系统的接线图、接地和重复接地装置的设置图、防雷装置设计图等内容绘制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平面图,并制订安全用电规章制度和防火措施,确定具有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专职维修电工,明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责任人。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管理

  2.1线路敷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应架空或埋地敷设。架空线路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架空线路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室外架空电线最大弧垂与施工现场地面最小距离为4m,与机动车道最小距离为6m,与在建建筑物(含外脚手架)最小距离为1m。室内配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电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m,电杆不得采用竹竿,宜采用钢筋砼杆或木杆;木杆梢径不应小于140mm。电缆线路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必须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上楼层时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而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电缆垂直敷设时也可穿套管沿外墙敷设,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埋地敷设时,埋深不小于0.7m,经过道路等易受损伤场所,应加设钢套管。接零保护系统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电线及电缆应保持外皮完好、绝缘良好,其周围环境尽量保持干燥。

  2.2配电箱设置

  配电箱的设置分为总配电箱(或配电柜,即一级配电箱)、分配电箱(即二级配电箱)、开关箱(即三级配电箱)三种,实行三级配电。总配电箱(或柜)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的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超载、漏电保护功能;电器设置为总隔离开关、总漏电保护器、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的进线端;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二级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关箱(即三级配电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开设置,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的原则。开关箱内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个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开关箱所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的距离不宜超过3m。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超载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配电箱进出线应在箱底进出,并分路成束加PVC套管保护,配电箱内连接应采用绝缘铜线,且排列整齐;配电箱内的保护零线(PE线)、工作零线(N线)应通过单独设立的铜质端板连接。箱内应配有配电系统图及电路名称,箱体箱门应有保护接零措施,箱门应配锁,并有防雨设施,移动式配电箱安装高度距地面大于600mm,小于1.5m,要有固定支架。对配电箱、开关箱要进行定期维修检查,一般为每2~3个月检修一次;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