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势整合,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
新闻传播学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不仅能满足受众对网络阅读的需求,同时为出版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出版的目的在于拓展销售平台,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数字化出版与营销的一体化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实现一体化,就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资源,统筹传统的营销手段,在保留传统营销优势的同时,创新数字化营销方式。此外,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营销要实现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4]。受众可以随时了解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出版信息,出版社可以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以此改善出版质量、优化出版流程。在数字化营销过程中,可以开展图书分众化销售。互联网时代,自媒体高度发达,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各异,新闻传播学图书的内容也各有特色,根据现实的市场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内容服务是数字化出版的营销方向,也是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的前提。
(3)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
经济学家Elliot认为,商业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盈利=收入-成本”[5]。目前,我国大部分数字化出版仅仅是传统书籍内容的数字化转换,模式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出版应该将产品和服务定位于开放性、综合性的内容平台。首先,新闻传播学图书要打破单一的数字化出版模式,解决渠道平台障碍,利用互联网的用户资源和平台资源,创新模式与渠道,寻找数字化出版的新出路。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降低硬件成本和内容成本。数字化出版的收入不仅要从产品销售方面着手,更要在数字服务、增值服务以及广告等方面下功夫,建构合理有效的利益结构模式。再次,要创立多元化平台,聚合优势资源,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将出版机构身份由出版社转换为数字出版商,建立集内容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于一体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提升出版社的品牌价值,获得最大的盈利空间。
新闻传播学图书的读者,大多数是专门从事现代信息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学者、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他们对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征有着更为深刻而独到的领悟。因此,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互联网思维为引导,用“互联网+”的理论与技术重构数字化出版的模式与结构,唯有如此,才能打造新闻出版学图书的数字化出版特色,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1]刘鸿英.中美两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及教材的比较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9):1-10.
[2]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903-959.
[3]张景,高晓晨.我国高校教材数字化出版的困境与出路[M] .学报编辑论丛,20xx:215-220.
[4]梁艺.探索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营销之路[J] .编辑学刊,20xx(5):27-29.
[5]祖湘莎.图书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存问题与对策[J] .知识经济,20xx(13):122-123.
手机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带来传播生态格局的变化,也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手机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写了媒体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讲,它“第一次实现了传受双方自由、自主的沟通,点对点之间的流动成为现实”。①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传播特征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
手机的原始功能是进行人际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机传播已呈现出诸多大众传播的特点。而大众传播中一旦加入了人际传播的元素,信息传递的流程将会变得复杂。而导致这一流程复杂化的,是手机的转发功能。
手机连接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可以利用手机的转发功能,将接收到的信息很快传递给他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成员。大众传媒发布的信息经由人际通道,可以惊人的速度和无法预测的方向在人群中扩散,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共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自人际渠道的消息,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成为大众传播的议题。手机传播中的人际渠道信息通过不断被转发,就可以导致人际领域的信息快速扩散,从而形成类似于大众传播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