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良好的班风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够巩固集体。”班风对于全班同学的思想、行为,往往比规章制度更具有约束力。我针对班上的情况,拟出“十不准”,即:不准说脏话,不叫绰号,不追逐打闹,不起哄喧哗,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扔纸屑杂物,不踩桌椅,不损坏公物,不拿他人物品。打印在一张A4纸上,右上角写着这样几句话:“1、我要做到‘十不准’。2、我如果做不到,别人一提醒就立刻改正。3、别人做不到,我一定向他指出。”全班同学在纸下逐一签名,张贴于班级管理栏,要求人人用“十不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班风。
三、开展小组评比活动
我利用学生自尊心强、好胜心强,非常看重自己在周围人的态度的评价的心理,开展了小组评比活动,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把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8人。全体学生投票一周一评比(分A、B、C、D四个等次),将评比结果张贴于班级管理栏。评比内容包括上课时专心程度、自习课时的学习态度、按时到校、与同学的团结友爱、做到“十不准”、清洁卫生等诸多方面。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
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诚长。我班采取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班团活动,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组织策划了《信任,尊重》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以《怎样做一个好学生》为题,通过朗读做人的文章,然后对做人原则的讨论,辩论,深刻剖析了中学生素质和成绩的重要性;举办了《安全连着你我他》主题班团会活动等等。班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创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有利于班级团队建设,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1.举办“歌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古代音乐家。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具有怡情悦性、淳化民风的社会功能。平日他经常用歌声来传情达志。中学生正处于十三四岁的年龄,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他们普遍感到学科门类增多了,学科内容深化了,学习时间增多了,心理压力加大了。如何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我采用了举办“歌会”的方法。一位学生上台演唱,其余学生在下边欣赏。文娱委员担任主持人,节目的安排合理,通过一首首高亢、悠扬的歌曲,让听众心情格外激动。适时地举办“歌会”,学生踊跃参加,积极备唱,课堂上绷紧的神经得到了放松;人人都上台,壮大了胆子,陶冶了性情;全体学生欣赏,又使演唱者全身心地投入,增强了责任感。歌声不断,如同教室里也有了春天,团结、奋进的集体凝聚力正在形成,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根据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上述这些管理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总结起来,我认为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扩大了透明度。每个学生都可在“量化表”中及时了解自己在全班中所处的位置,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反思;也便于班主任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尽快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2.把握青少年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量化表”中清楚地显示出各个学生增减分的原因,因此每个学生都不愿意因自己的`过失而使自己失分,于是自然而然地也就增强了自制能力。
3.做好班级工作。因为量化的结果要及时公布,受到全班的共同监督,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健康、向上的班风等。
总之,我班通过这些管理办法之后,局面是可喜的:每天班上非常整洁,卫生无死角;学生早晚自习非常安静,无一名学生在教室外乱跑;课间活动正常,追逐打骂的现象基本消失;学生见到老师都能主动打招呼等。这些管理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