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热门]风险管理论文15篇

16 阅读26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认识上的缺陷:一是商业银行对资金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细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属于国家控股,属于垄断行业,因此他们对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中,比如不少银行仍然将经营规模作为发展的重点,而忽视了资金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忽视对资产质量的考虑;二是对风险管理的内涵不了解。很多商业银行将风险定格在信用风险,认为信用风险是影响银行的主要因素,而忽视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素;三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资金市场相对还不完善,因此银行的资金运作相对比较狭窄,另外我国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四大银行体系中,因此风险分散性不高。

  (三)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内银行的审贷体制基本上是横向的,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四)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开展较晚,且发展缓慢,使得形成的机制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外金融机构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表现,这些正是我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机制落后的因素,尤其是目前我国缺乏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相对完善的执行标准。

  (五)风险管理方法、管理技术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非常薄弱,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重视贷后检查而轻视贷前分析,重视定性分析而量化分析手段欠缺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评价方法不准确;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有一些与风险有关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还没实现统一。这些系统的数据重复录入、系统间数据标准不一致、系统技术平台不统一,造成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影响了银行自身风险判断水平;同时,各银行本身都缺乏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风险分析手段落后,预警能力低下,常常是跟在风险后面亡羊补牢,缺乏预见性。

  (六)风险管理工具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金融衍生产品成为商业银行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但是就目前现状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与国外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直接的反映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不足。

  四、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新理念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开展实际业务和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精神动力,是取得业绩实效又保证运营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银行要培养与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众多,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风险管理的差异化管理模式。比如在进行信贷业务时需要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行业及地区风险的分析等。其次,实现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的差别化。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企业类型也不同,因此他们的风险因素也就不同,因此需要银行根据具体的地区建立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其次各个业务部门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三)改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国内各银行信息披露工作还不规范和完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基于市场发育和监管理念滞后及会计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以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定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准确核算,制定出最低的信息披露标准。同时,应提倡“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鼓励自愿披露。在制度设计上,要审慎授权银行开展对外信息披露。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