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总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虽然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但是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来也不会提出质疑,而这实际上也是不利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的。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鼓励学生们针对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只有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创新空间,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比如,在讲到“力的分解”以及“滑轮省力”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引入类似这样有趣的故事情景: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力气无人能敌,这时路过的一个小孩子对他们说,自己同样力大无比,只需要有一根结实的绳子就能拉动他们两人,两位大力士看到小孩子向自己挑战,当然不服......由于该类情景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趁此机会鼓励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之后,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必定将得到普遍地提高,而探究式教学法也能更好的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之上。
2.3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高中物理都具有抽象的特点,由于高中生对于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法应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并勇敢地走进课堂之中。比如,就“把质量为108g的铝制成体积为50m3的球,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这一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分歧,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实践,讨论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验证。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而且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更加良好的思考空间。由此可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思维空间,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将得以体现。
3结语
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学习品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现。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虎.自主创新教育的探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012.06.
[2]葛新元.实用高中物理学习方法[M].开明出版社,1998.12.
[3]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1.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学生自主的实践学习比教师的理论传授效果更好一些,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课堂的气氛以及情感引入等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够为同行们起到一些教学上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环境;学习热情
物理学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定律,物理是一门能够反应生活科学的学科,作为应试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是一门比较头痛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口头式的教学为主,学生都是出于被动式的接收知识,没有过多的进行思维锻炼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事倍功半,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不太乐观。学生学习物理大都是将物理一些定律进行反复的背诵,实际的运用以及理解不够深刻,学习的效果很差。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改变这种教学的情况。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得到了低层次的需求才会去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运用,根据学生的心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情感上着手,将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放弃自身的高姿态来融入学生,高中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过于严厉的教学态度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教师需要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之后往往会由内而外的进行改变,教师给予的尊重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看法,这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与学生肯定,然后为学生做出解答,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心怀感激,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信心,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这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