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伴着情感的交流。交往必须强化角色知觉,树立良好形象,理智把握情感、自尊自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纯洁的关系。同时,班主任在学生家长面前要举止端庄文雅,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并且一定要做到:讲优点不阿谀,讲缺点不带气,遇到问题心平气和,家长高言,我不高语。但又必须心里明白,这不等于低人三分,应有自己的尊严。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更多地给学生家庭带去快乐,成为他们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帮手,而不应为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无能,去通过家长寻找惩治的手段。至于谈话的内容、形式、语气和方法等方面,班主任首先应注意教育的形象,弘扬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确保思想上的针对性、内容上的兴趣性和准确性,形式上的多样性,语气上的温柔性,教育上的一致性。为引导、教育学生和搞好班级集体建设铺路搭桥,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断地促进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促进班主任、家长、学生相互协调、和谐的合力效应,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班主任也应该注意自身形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渊博的学识来引响学生,陶冶学生,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和维护。提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必须从班主任做起。班主任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公正、无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教师和班主任要大度,允许学生向自己指出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给学生自主权,公开班级所有事物,不搞一言谈。
摘要:心理契约理论强调契约双方的共同参与,这与现阶段班级管理的理念一致。文章从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入手,探讨了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对师生双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在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心理契约型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心理契约;教师;学生;班级文化
心理契约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和书面契约相对应的一种概念,是一种非书面化、未成文的契约,是契约双方相互持有的、用以表明双方隐含的和未公开说明的相互间期望的总和[1]。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以规章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的契约之外,往往还存在一种不成文的管理形式,即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师生双方之间的心理契约有着较强的能动性,积极的心理契约会使班级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运用心理契约理论使班级管理从刚性化转向柔性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管理呈现出一种刚性,这种刚性管理虽然短期之内效果好,但是管理过于刚性,不利于良好班级管理模式的形成[2]。心理契约虽然是以一种未成文的制度形式出现,但其本身依旧具有管理功能,且具有弹性,处理具体事务时应变能力强,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更能体现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弥补学校班级管理中刚性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的缺点。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运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倾向于单向管理,即教师管理学生。心理契约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是双向管理,基于心理预期,教师期望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全面发展,学生期望教师教学能力强、有责任心、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按照对方的期望提升自己,那么师生之间就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契约,这种良性的心理契约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班级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心,促进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相反,师生之间不良的心理契约则不利于班级管理。
二、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门管理艺术,良性的心理契约有利于积极健康班级氛围的营造,对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