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关注课堂人文价值,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的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心理、修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它对人的学习具有动力、定向、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做到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多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提供活动、交流和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促使其智能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闪光点,激励他们的成功欲,培养他们乐于探究、不怕困难、奋发向上和勇往直前的学习精神,使其形成健康的个性;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对教材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没有满足一般化的灌输,肤浅地就知识教知识,而是充分地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使其知识、能力与情感协调发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在钟面上拔一拔,然后让学生在1分钟或2分钟内做一些事情,体现1分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让学生从中体会珍惜时间,体会人生价值;在巩固练习时,我引导学生制作自己“一周生活时间卡”。通过制作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探索的意识得到了显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它只有正确的理念,而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的答案。总之,只有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索学习的灵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今天,天气真热!我和妈妈决定去买西瓜吃,消消暑。到了西瓜摊,2元一斤,有一些贵,因为我很喜欢吃西瓜,妈妈还是挑选了一个大的西瓜,看着圆滚滚的大西瓜,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赶快回家,打开它。品尝西瓜的美味。
终于走到家了,我看了看妈妈,妈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对我说:“你就是一个小馋猫”。我嘿嘿的笑笑。妈妈说:“想吃西瓜可以,但是你得平均分,按照妈妈的要求来切西瓜,否者今天的大西瓜,就我和你爸爸两个人享用了。”我一想,不就是切西瓜么,太简单了,连忙点头说“好好好”。
我赶快把西瓜抱到了厨房,先把它洗干净,放在砧板上,开始下刀切起来。怎么下刀呢?妈妈刚才说要平均分。这可不能随便下刀,我还是先问清楚妈妈的意思吧,否者就吃不到美味的西瓜了。就问:“妈妈,我们家有三个人,是把西瓜平均分成三份么?”妈妈说:“是的,我们三个人吃的要一样多哦。”
确定妈妈的意思以后,我就开始思考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我从中间切开就好了,一人一半,多简单!可是平均切成三份。这可真是不好下刀啊。我的大脑在快速的思考着。
“平均分”不就是我们这单元学的分数么?一个西瓜切成三份的话就是1÷3=1/3,每个人就得到了这个西瓜的1/3。但是平均切成三份的话。第一每片太大,吃起来不方便,而且也不好切,可不可以切成其他份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切成6份,平均每个人分两片,还可以切成9份,一个人分3片。还可以分的12片,每人分的'4片,这样以来我的思路完全被打开了,只要我切成3的倍数就可以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一个西瓜三个人吃,要既能平均分,又能方便我们拿着吃,于是我决定切成12片,先平均分成两份,然后每份平均分成6片,然后我、爸爸、妈妈每人分得4片。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说了,妈妈说:“我的女儿真善于思考,能够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虽然今天的西瓜有一些贵,但是我的女儿能够开动脑筋,学以致用。都值了。同时为了奖励你,妈妈把自己4片中的两片也奖励给你这个小馋嘴吃。
我望着自己的6片西瓜,开心的不得了。想一想我自己吃了这个西瓜的6÷12=1/2,吃完这些美味的西瓜,我的小肚皮就也变成圆滚滚的大西瓜啦!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也极为广泛。我们要掌握好数学的窍门方法,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有一次,我去奶奶家。奶奶有一只老式挂钟,外形古老,却不失典雅。旁边还有着精美的镂空花纹,时而还有声响。我一下就来了兴趣,好奇地研究着。妈妈见我对这只挂钟这么感兴趣,便说:“你既然对钟这么感兴趣,那我就来给你出道题吧。”“好”。我一口答应。“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只挂钟,整点是几时就敲几下,每半点时只敲一下。问:这只钟一天一共敲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