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试论后现代教育理论与法科学生创新目标的藕合

  论文摘要:法科学生在法治国语境下竟然不能适应社会、甚至大量学生不能就业,不能不令人汗颜。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知识化、国际化、网络化以及权利话语时代显得落伍和被动,而只有后现代教育理论才能承载起创新、发展与和谐的历史使命,因此,它与法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辐合性。为了克服不断发展的社会与普适性的标准化教学冲突、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人文精神缺乏等弊病,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的“视角主义”、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途径推动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

试论后现代教育理论与法科学生创新目标的藕合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教育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人文精神 社会责任

  创新很重要、也很时髦,但创新不是出奇招,更不是标新立异。创新是客观规律的努力靠近,是实际真问题的不断解决,是理论与实践的真诚对话,作为应用性极强的法学教育尤其如此,但肩负法治国历史使命的法学教育却相当被动,甚至凸现法科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怪状,不能不发人深思。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

  大学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也不在于仅仅向教师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青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但传统教学为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所驱使,教学系统被看成是一个因果决定、稳定、机械的系统,教师是掌握、控制这个中心运行的当然主体。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这种传统教育学派由于受科学、理性思维的影响,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应该严密;其教学过程理论,特别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有序化。这种教育理念的优点是教学课堂容易组织、教学质量容易得到保障,但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专制和压迫、学生个性的压抑、课程枯燥乏味、教师灌输和学生厌学等现象。因此,传统教学范式正受到信息时代后现代思想范式的挑战,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工业时代所对应的教学观提出了批判性质疑:教学系统是开放、生成、去中心化及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自然本身是由灵活的秩序所组成,秩序和混沌不是完全的无法改变的对应,而彼此相互联系的教学行为过程是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的。一个系统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或紊乱可能产生巨大的非预期效果,对变化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学活动中对人行为控制相关的传统理念,现代教学实践和理论进一步表明,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作为一种教学干预的结果加以预测是不可能的。教学模式研究从方法到理论受到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教育是无目的、混沌的,主张随机、即兴、随心所欲,凸显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甚至提倡主动打破秩序和平衡,主动施加干扰,试图依靠教学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自组织机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相对而言,尽管杜威不重视教材的作用,但他毕竟也强调教材的系统性—只不过是对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化,强调教材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教材组织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如多尔就主张课程内容在组织上的“随意性”,主张“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序列的任意组合”,阁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虽有“中心”的观念,但反对教师权威,后现代主义者则干脆主张“无中心”。因此,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教学有几个重大变革:(1)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具体讲什么(教学内容)以及怎么讲(教学方法)都是不确定的,强调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即兴发挥,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也不再事先制定非常具体的教学目的,甚至不用预先备课,充其量只采取一种模糊化策略—即粗略大概地备课。(2)平等、互动与多元性。理论研究主张所有理论一律平等,提倡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实践提倡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一切方面实现多元化。教学提倡打破原来以老师或学生为中心的局面,转为无中心、无权威,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没有灌输,没有压制,师生以平等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必拘泥于课堂秩序,可以随意做出反映、提问,鼓励对老师的干扰和互动。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也不围绕明确的中心进行。(3)自由、民主与开放性。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诸方面都要体现自由、开放性,整个教育系统将走向极度开放,没有围墙、无形的学校将越来越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等。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对传 统教育的稳定甚至教育的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无 疑对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它打破了一向僵化守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师生的能动性都将得到极大的释放;活跃的课堂秩序、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教学模式、师生 间最充分的互动会导致双方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从理论上讲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渴望实现最充分的个性解放以及对所有师生人格的尊重(而不再是只偏重一方)。师生之间形成没有压制、其乐融融的平等友好的关系,消除了等级和权威的观念,确立了多元、平等、容忍差异的观念,既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也有助于推动新思想的发展乃至全社会的民主进程、减少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导致的争端。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