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在知识教学目标上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将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能够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能力培养目标上,通过课内小组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地对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外学生参观景区或者展览馆,组织学生进行公益社会考察和调研等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素质教育德育培养的目标。
(二)旅游規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保证旅游规划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旅游规划工作需要掌握常用的相关软件,需要一定的从业技能与技术。提升旅游规划课程的师资水平,师资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聘请旅游规划公司的专业人员作为课外实践的老师,他们有着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注重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包括旅游规划实训室,应该配备景观沙盘、测距仪、GPS、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脑(安装:MapInfo、CorelDRAW、AutoCAD、PS等软件)。最后,对于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从业能力实践培养这三部分。其中,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时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课外实践活动部分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是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工作,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业能力实践培养是补充内容,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调研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实施以“实践参与成绩为主导,以期末综合考试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整个考评机制建立的目的不仅是局限于旅游规划这一门课程的考核,而应该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对于课内实践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践任务。对于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部分,以调研报告撰写的质量和实践参与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给定分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照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在规划公司或景区进行毕业实习,并作为个人的毕业实习成绩。将课外实践成绩或者社会综合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分评定的依据。在奖学金的评定、荣誉称号的评选、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等过程中纳入实践成绩,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调整和改变当前旅游规划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促进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论文题目:互助旅游网站发展研究
[提要]目前在中国互助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互助旅游者在网络上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互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除了更加的自由、自主外,而且非常的经济,同时能够充分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本文以互助旅游网站发展为线索,重点研究分析互助旅游网站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障碍,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互助旅游网站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