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这其中,老年人的护理与照顾,更是社会基层民众普遍关心的内容。目前,为更好的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合理提供社区养老护理服务,科学影响老年人身心思维,已经成为当代社区护理工作开展的当务之急。方法:为构建适合于老年人生活的优质环境,本文将从探讨心理护理应用效果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实验观察等方法。结果:明确相关理念的基础上,认清心理护理应用价值,分析心理护理实际应用效果,并拟定心理护理应用方案。结论:以便心理护理科学落实于老年人日常生活之中,引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心理意识与行为素养。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心理护理 引言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全球人口结构问题,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人口寿命在不断增加,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造成了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对此,有调查统计,截止至2015年为止,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以及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而在未来5年中,老年人口将突破2.48亿,人口占比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人口预计达3067万人,而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并促使中国步入超老年型国家。
在此基础上,由于计划生育、地域发展不均、外出务工现象增加,我国各地区普遍产生了独居老人问题,因年龄增大,子女不在身边,不得不独自居住的老年人,成为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重点的招抚对象,而激增的独居老人数量,则为社区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探讨如何进行科学的社区护理工作,从心理层面提供老年人护理服务,以优化老年人心理,增强老年人生活积极性与生活满足感,是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关键,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
1.相关理论概述
1.1独居老人
1.1.1独居老人概念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即独居老人,是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的宏观背景下,无子女,亦或是子女不在身边而独自居住的老人简称。目前,我国因计划生育导致的4-2-1家庭增多,亦或是地域发展不均引发的外出务工现象骤增,都促使独居老人问题越发严重。
1.1.2独居老人现象成因
掌握独居老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导致独居老人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社会环境促使独居现象越来越严重。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居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砖瓦民房变成了钢筋大厦,合居院落变成了单元门户,邻里间的互动少了,彼此间的联系淡漠,导致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少了走动关系的街坊,由此造成了独居老人现象增加。其二,家庭原因促使独居现象越来越普遍。独居老人之所以会独自居住,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早期计划生育的原因,导致现阶段很多家庭呈现“4-2-1”模式,即4名老人的2个孩子组建家庭,生育1名后代,当2个组建家庭的孩子携子独立生活,4名老人便处于无子女共同居住状态,而这过程中,若某一家庭内一位老人生病或者离世,那么剩下的老人将处于独居状态。其三,个人原因造成独居现象逐渐增加。除了社会、家庭等原因会导致独居老人增加外,老年人个人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也会导致独居现象的产生。具体来说,了解众多老年人独居的主要原因,与子女、子女伴侣不和,亦或是思想观念有别,导致子女、子女伴侣无法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最终也会令老年人变成独居者。其三,个人原因造成独居现象逐渐增加。除了社会、家庭等原因会导致独居老人增加外,老年人个人的心理特征、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也会导致独居现象的产生。具体来说,了解众多老年人独居的主要原因,与子女、子女伴侣不和,亦或是思想观念有别,导致子女、子女伴侣无法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最终也会令老年人变成独居者。总体来说,社会、家庭、个人等三方面因素,都是导致老年人独居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1.2心理护理价值分析心理护理开展价值,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影响被护理者心理,增强其生活积极性。需要心理护理的人群,无论是长期经受病魔折磨的患者,亦或者长期处于独居的老人,都是缺乏生活积极性,感受到生活艰辛的族群,这类人生活没有指望,环境也无法支持其积极生活,很容易因为消极、悲观而加重病情,产生抑郁,利用心理护理,便是要从心理层面影响其生活意识,促使其拥有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二,满足被护理者心态,引导其融入现代社会。很多需要心理护理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认同现代价值的固执者,其或者是因为当代青年的社会价值有违自身思想,亦或是对流行社会文化知之不详,因此产生了排斥、拒绝心理,最终诱发与年轻子女、孙子女的矛盾,最终选择独居,利用心理护理的方式,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在尊重其心理意识、价值思维的基础上,让其更了解现代生活,更了解当代普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其与晚辈间的代沟与矛盾,合理促进家庭和睦。 2.2心理护理价值分析心理护理开展价值,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影响被护理者心理,增强其生活积极性。需要心理护理的人群,无论是长期经受病魔折磨的患者,亦或者长期处于独居的老人,都是缺乏生活积极性,感受到生活艰辛的族群,这类人生活没有指望,环境也无法支持其积极生活,很容易因为消极、悲观而加重病情,产生抑郁,利用心理护理,便是要从心理层面影响其生活意识,促使其拥有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二,满足被护理者心态,引导其融入现代社会。很多需要心理护理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认同现代价值的固执者,其或者是因为当代青年的社会价值有违自身思想,亦或是对流行社会文化知之不详,因此产生了排斥、拒绝心理,最终诱发与年轻子女、孙子女的矛盾,最终选择独居,利用心理护理的方式,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在尊重其心理意识、价值思维的基础上,让其更了解现代生活,更了解当代普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其与晚辈间的代沟与矛盾,合理促进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