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现状
3.1 研究成果
不少研究者从护士的性格类型和人格特质方面对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作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刘大川应用问卷调查法得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包括:目标明确,遇到困难善于积极设法解决问题;乐观自信;自我意识清晰、成熟;正确认识自我;乐群融洽;善于
沟通和协同工作;处变不惊;认知他人;善独立解决困难或复杂问题;具有评判精神及创新意识等方面。
吕文艳等的研究表明,黏液质气质和乐观倾向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方面的压力有较强承受能力。而抑郁质气质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对管理及工作方面的压力承受能力较弱。
该研究领域权威学者刘晓虹用Y一G性格测验调查,并对结果从量表水平、因素水平和类型水平3个方面加以分析,该研究结论显示,优秀护士与一般护士之间所显现出显著差异的人格特质,对于护士角色人格的构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综上所述:结合众多研究者的结论得出,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容也是有差异的。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护士这个职业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这就体现出护士心理素质研究中的不足。
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3.2.1 研究理论尚不成熟。由于护理学和心理学都是新兴的学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心理特质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人们都没有达成共识。因此,自然也就不会有一致的或公认的研究结论。
3.2.2 研究的内容较为零乱和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2.1 从研究内容来看,护士的职业特点并不突出。纵观以往对比护士心理素质的研究,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对护士心理素质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人的心理的方方面面,但对护士这个特殊的职业,特殊性当然要对应具备特殊的心理素质,近年来护士的专业性显著提高,
不同的专业要求的职业心理素质内容和程度也是有区别的,但对护士自身职业特点的研究却比较少。以对护士的性格研究为例,我们发现,对护士性格的要求涉及到几百个词汇,但真正能体现护士职业特点的描述却并不多见,有许多要求是不同职业中都应具备的要求。
3.2.2.2 研究的结论理想化。让大家觉得护士的职业形象是完美的女神形象,甚至不能有人的喜怒衰乐。如果把所有对护士心理素质研究的结论汇怎在一起,我们便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同的研究对护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要求。更多的则是对护士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还有一些要求则超出了护士的职业要求范围。我们并不反对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是,要求护士达到这样的水平,未勉太不现实了。
4.护士角色人格的影响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健康事业对护士职业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优化护士角色人格、更充分地发挥护士职业的社会职能被赋以更高的标准。剖析护士角色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优化护士角色人格的前提。护士角色人格的影响因素,包括来自社会方面、职业范畴、个体自身的因素。
4.1 社会文化因素
至今社会上仍有一部分人以传统观念看待护士职业,以为护士工作只是“很简单地打针、发药”。但大众却不了解护士个体间有年龄、资历、受教育层次等较大差异,而护士个体却深刻地了解个体职业随时代发展其社会职能日益提高,对职业发展的目标有其理想和憧憬,更渴望社会的认可,十分反感社会和他人对护士职业的误解或低估。可使护士个体对其职业的前景产生困惑和动摇,以致影响其职业角色人格发展。护士个体的职业角色行为,无疑与社会公众对护士的群体期望值存在一定距离。但有人常不自觉地以对護士的群体期望值衡量护士个体的职业角色行为,无形中对护士个体提出较高的要求,使某些护士个体面对社会群体过高的期望值感受到较大压力或无可奈何,继而产生一些角色不适应行为。由此可知,不仅社会低期值可影响护士角色人格的发展;过高的社会期望值,也可对护士角色人格构成干扰。
4.2 职业教育因素
职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其重要地位随时代发展、社会分工而确立。评价某类职业教育成功与否,不仅看其能否培养大批从事该职业的专门人才,更要看其培养的专门人才能否都专心“侍奉”所从事职业,乐于为所属专业热诚奉献。若无后一条标准,职业教育便毫无意义可言。职业者不能珍视本职工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连择跳槽,年纪轻轻,怕吃苦选择调离一线工作岗位,去行政后勤养老岗位。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态度的教育,而职业态度的教育,则是影响护士角色人格的核心。因此,护士的职业教育必须以端正职业态度为其切入点,兼顾国情和时代发展,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职业态度教育的新思路,使从事护理事业者珍视职业机缘,为优化护士角色人格乃至提高护士人才队伍的敬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