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护理学

浅谈医院护士人格特征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36 阅读5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4.3 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因素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护士个体的人生价值观,是其角色人格发展的前提。护士个体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便会相应产生明确的职业态度,并借以指导其角色行为,努力适应护士职业角色人格的需要;反之,若个体无法认同护士职业的社会价值,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职业态度,以致其角色人格形成过程中出现不适宜行为,最终难以胜任职业角色。

  4.4 自我调控因素

  英国护理时代杂志曾刊出这样的报道,在调查的1800名护理人员中,60%的人感到头痛,62%的人有睡眠障碍,31%的人性冷淡或丧失性欲,82%的人有疲惫感,67%的人心情不好,29%的人容易被激怒,42%的人交往困难。在我国不断有文章发表,针对不同护理人员群体的身心健康进行分析,个人家庭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心理问题日渐突出。随着职业范围的扩展,责任增加,主述身心疲劳的护理人员不断增多。近年来山西调查显示:护士人群45.9%有抑郁情绪,广东报道98.8%的人有焦虑情绪。

  我国护士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自我调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自我调控因素指护士个体对其职业角色行为能否成功地实现自我调控,也对其角色人格形成具有反馈性影响。调控能力包括:抗压能力,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如何从积极的角度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担任护士多重角色的能力。当无法实现其中的调控能力时就会出现与职业角色的不协调行为时,则自认难以按照职业角色目标去发展,而寄希望于变动职业以避开挫折,却更应该选择完善个人角色人格训练去挑战各种挫折。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护理人员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较少,对其影响因素尚存在争议。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人的趋势,我们应该有时代紧迫感,必须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加强就业竟争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5.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方法

  5.1护士仪态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心理素质优化,不仅可以培养职业韧性,形成标准化服务及习惯的养成,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要求还可以改善医护关系和促进医护患关系相处融洽。

  5.2 护士培训应侧重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护士要重视护士情商的培养,根据环境控制情绪表现的能力,成熟的、理智的自我意识,能与各种人群进行良好沟通交往的能力,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

  5.3 在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方面,有研究指出设立《护士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可帮助护士克服不良情绪困扰、矫正异常心理;另外,护士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如拓展训练、极限训练、操作比赛、应急演练等,有利于提高护士心理承受压力能力,提高护理团队的稳定性。

  5.4 重视医院人文文化的建设,可以提升护士形象,广泛宣传把护士推向社会,使社会正确看待医院和医护人员,给予社会心理支持,使社会的群体期望值与职业个体行为差距缩小,相适应良性发展。

  6.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6.1 优化职业心理素质利于提高护士预判和防范护理分险以及差错事故的能力]。

  6.2 利于提高职业价值感和归属感,促进职业规划高度的提升,从而降低离职率。

  6.3 作为护理人员本身要不断学会调整自己,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的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科学的自我平衡和完善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进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循环,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护士团体的整体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6.4 优化职业心理素质可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

  6.5 为科学的职业心理选拔提供依据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莱的“性格一职业匹配”理论。刘晓虹提出了一个护士职业“人一岗匹配”的假说,研究表明,在护士群体中,基本匹配和完全匹配的约90%,少许匹配和完全不匹配的约占10%。此结论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给予了支撑,为护士的职业心理选拔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显示选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指导性。如在分配或调整人才岗位,尤其是选拔ICU、急诊室、手术室、外科、传染科等专职型人才和、护士长、护理部助理、护理部主任等管理型人才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