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次品茶活动中妙玉形象刻画
妙玉是《红楼梦》女儿谱中最特殊的所在,她虽身居“金陵十二钗正册”却是其中唯一与贾府没有亲属关系的女子,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妙玉形象刻画探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作为明清叙事文学的经典之作,《红楼梦》的叙事无疑存在着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一个是空间维度。在文本中,空间叙事不只是人物活动的场景、地点,更成为了重要的叙事元素,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价值构建等起着推动作用。
妙玉,《红楼梦》女儿谱中最特殊的所在。她虽身居“金陵十二钗正册”,却是其中唯一与贾府没有亲属关系的女子;她虽出身“读书仕宦之家”,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出家为尼;她虽在庵堂里带发修行,却又生活于滚滚红尘之中,满怀闺阁少女情思。可以说,妙玉因背景、身份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她的性格具有“清洁高雅”与“怪谲孤僻”的双重特质。
作为出家人,妙玉不能像大观园中其他女子一样自由地穿梭于各个庭院之间,随意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大多时间,她都在固定的场景空间:拢翠庵闭门清修,不与世人往来。作品前八十回中妙玉的出场只有屈指可数的六次,其中判词书写一处,间接描写三次,所以妙玉真正的正面出场仅有两次:分别是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而这两回妙玉的出场有两个相似的因素:一是空间:拢翠庵;二是活动:品茶。茶是道具,是桥梁,通过品茶的行为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物理空间里相互关联的人物关系上,推动情节的发展,立体地呈现出一个闺阁少女———妙玉形象。
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西厢记》成书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推崇《西厢》者千千万万,但唯有金圣叹一人尽言《西厢》妙处之所在。对于《红楼梦》的赏鉴,脂砚斋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对于文本的解读影响了历代红学研究者。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一回眉批中提纲挈领地指出:“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1]对于妙玉形象的刻画也不例外。前八十回中小说对妙玉的直接描写仅有两处,却写出了三次品茶场面,它们各具特色,都为塑造妙玉这个独特却又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服务,丰富了大观园中女性形象的类别,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一、品茶动因:被动恭迎与主动邀约
在三次品茶中,贾母与刘姥姥等众人在拢翠庵吃茶,妙玉的款待带有明显的被动性。这次的品茶活动并没有事先知会,只是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时游览路线中的一次随意停留。对于这次贾母的到来,妙玉“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
[1]这里有三个字眼值得阅读者关注:两个“忙”字,一个“笑”字。这样三个字勾勒出的是一个看似热情、恭敬甚至有些殷勤的形象。作者写到这里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强化形象的这种特质。茶煮好后,唯有贾母的茶是由妙玉亲自捧来的。亲自捧也就算了,妙玉竟然还特别注意到贾母的饮茶习惯:“不吃六安茶”,[1]所以煮来了老君眉。一路读到此处,不禁让人疑惑,这哪里还是先前的那个妙玉呢?
如果说妙玉与贾母等人的品茶带有明显的被动性,那么与宝黛钗、史湘云的品茶则是妙玉主动邀请,这种主动性更能渗透出其性格的真实层面。
当贾母还在与刘姥姥等人品茶说笑时,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于是随她前往耳房内,宝玉也悄悄跟在其后,在屋内喝起了“梯己茶”。主动邀约的一定是至亲好友,这次品茶是小说中“三玉”第一次一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更可看出妙玉闺阁少女的一面。妙玉亲自另泡了一壶好茶,拿出两只稀世珍玩作为茶杯,递与宝钗、黛玉。
但是妙玉竟然把自己日常喝茶用的绿玉斗给在场的唯一的男性———宝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