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金融管理
1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四、政策建议

  首先,货币国际化的实现应该是当一个国家经济高度发展,足以在一个区域乃至世界领先时其他国家根据自身需要主动选择持有的过程。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先要做的就是发展中国的经济,确立人民币在一定区域内的权威地位。同时应该促进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国应当从长远角度出发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与东亚地区国家的双边贸易让人民币实现双向运动。其次应该放开外汇管制,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

  虽然货币价值的稳定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至关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化货币的信用是建立在该货币发行国的基础上的。而无论是中国之前实行的爬行盯住式还是目前实行的管理浮动制都是将信用建立在其他货币发行国的基础之上,即使汇率波动小币值稳定,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因此河以通过让东亚各国货币与人民币挂钩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实现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信用统一。再次应该将人民币渗透到香港的金融体系中,将香港这一世界性金融中心作为世界各国进行人民币交易结算的主要场所。

  应该注重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供其他人民币持有国进行投资,建立开放而有效的金融市场,促进国内金融中介机构的国际化,以及让香港逐步成为主要以人民币进行交易结算的世界金融中心。最后外汇储备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途中起到的是支撑起偿付能力与回流的作用所以处于被动使用的地位。我们认为应当更多的将外汇储备投入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用途中并努力建立一个公开完善的交易平台以便外汇储备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光宇.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与路径探析[J].ChinaAcademicJournal,2011.

  [2]陆前进.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路径选择研究及对策论文 篇3

  本文主要从问题的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益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对策分析进行论述。其中,问题的提出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逐渐走出国门进行论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从外部环境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内部条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益处从有利于我金融市场的深化、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可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进行论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从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升值压力和频繁波动、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会增大、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削弱进行论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对策分析从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利用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用、建立人民币需求的监测机制、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进行论述。本文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在中国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局部或者全境通用。人民币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流通和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不断完善,金融开放的程度逐步扩大,以及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了良好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减少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所承担的贷款和通胀损失。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好处,会影响到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导致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因此,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会采取措施阻止或者延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人民币的区域化,成为我国周边过家以及亚洲的贸易结算和支付手段。然后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被全世界普遍接受。这两个阶段的实现是依靠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在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环境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国金融市场在资本项目上的管制仍然是较为严格的。人民币可兑换程度和人民币资本市场开放度,都处于较低的格局。我国现在的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制度上的改变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外部和内部的分析都说表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那么,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必定会在各个领域和方面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