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创业行为不仅仅是指创办企业,更广泛也指开创事业。人的创造性、创业行为是人本质的表现,是人的本然状态。人要实现自我价值,人的本质力量要对象化,创新创业是最具本质性的表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必然是创新创业的一生。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求在各方面突破扩大事业边界的创新创业行为过程。因此,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必须与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创新创业成为人的理性认知和行为自觉。
第二,在历史中寻找或构建文化经脉。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要形成特色,要形成一种历史感、厚重感与使命感。一是在学校发展历史中去梳理、挖掘、构建、提炼创新创业文化基因。这样的文化基因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二是可以在区域历史发展中去继承发扬创新创业文化精神。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前身是冶金机械厂,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巨大荣誉,学院就把这些历史就与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融入自身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瓯绣、瓯塑、瓯窑等工作室,从而增加一种厚重感与责任感。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建立以“黔焠传人工作室”为支柱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第三,把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与发展优势结合起来。这些优势包括:地理优势、专业建设优势等。如某些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可以实现某个优势专业点的突破,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巨大优势,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学院利用处于市区中心的地理位置,通过旧厂房改造,建设三大产业园区,从而形成园区化创新创业的鲜明特色。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优势专业,紧扣农牧产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第四,通过校企合作,走出符合高职发展实际的特色之路。这里的特色是相对于本科高校来说的。很多本科高校特别是名校,各类资源较多具有“溢出效应”。而高职院校则需要积极从社会获取创新创业各项资源。如学院的“2+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通过与在行业类具有相当地位与影响的企业合作,积聚优质资源。工贸创业大赛、工贸创意市集等等都是通过与企业合作,从而产生活力与影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中科创业学院等就是校企合作的有益探索。
第五,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拓展创新创业文化建和的视野与建立文化自信。中国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兴起的现实诱因乃是受西方的创新创业文化的影响与激发。因此,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国际合作交流,一方面通过合作交流拓展自身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交流对比,也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特色发展道路,从而建立文化自信。如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中心合作成立“中英双创教育中心”,在创业导师培训、创新创业应用推广、留学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向军,陈金波.创新创业文化及其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xx(9):75-77.
[2]钟坚.“硅谷”与“硅谷文化”[J].特区经济,20xx(5):31-34.
[3]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xx(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