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物工程
2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2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其目标在于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析,运用,使他们的知识和实际经验联系起来。生物这个学科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与理论性,它源自实际生活,比如遗传病分析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际例子来作为情景教学资料,帮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这样可以使学生发现枯燥的理论知识中的乐趣,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

  2.3确立科学的教学结构

  高中生物课程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进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的严谨。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周密的设计,适当的安排互动环节,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改善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逻辑思维的能力。

  2.4设置开放的评价形式

  教学设计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这两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及时的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对课堂的实际反应进行反馈。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的主人就变成了学生,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时候,并不能只是根据成绩来评价,还要考量学生日常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还能利用学生相互评价的形式分析教学效果,这种多形式的评价能够改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

  2.5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的课程准备有两大环节:其一是教师单独准备,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解,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网络。其二是与同教学组的同事进行讨论,把握教学的具体进度以及重点,难点,寻找更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

  3小结

  简单的来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提高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进行钻研,发现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的具体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如果想要实现教学效果上的进步,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指导。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和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其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讲授的教学模式;发现的教学模式;自学的教学模式。而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策略则主要包括明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确立科学的教学结构;设置开放的评价形式;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忠敏.创新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xx(04):101.

  [2]成映宏.新课程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xx(09):66.

  [3]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xx(03):100.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实现从“组织教学”到“动机激发”,从“讲授知识”到“主动求知”,从“巩固知识”到“自我实现”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在观念的转变上,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在行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调控,合理选用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避免教学的主观随意性,避免在形式与内容关系上舍本逐末。具体到高中生物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科特点,走优化课堂教学之路,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教学观念,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和认知基础上去考虑问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引导、鼓励学生去接受问题的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倡导学生多看课本以外的科普书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学伴,和他们一起探索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当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有了改变时,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是新课程理念下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