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物工程
2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改变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有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以努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物教师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探究,经常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土壤。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理想教学就是要围绕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而展开。新课标提倡开展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有新的变化,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放权给学生,巧妙设计生物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去逐一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相信学生,给点时间,合理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坚持教学互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授课形式大多具有“单向性”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不习惯于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缺乏积极性和互动性,容易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应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动脑,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针对学生理解欠缺及时补充讲解、更正错误、答疑解惑。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课后交流与反思也很重要,学生不可能掌握课堂上的每个知识,课后交流与反思则能起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学习效果的作用。

  五、关爱学生成长,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把学生当作“教学之本”,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间的关系。真正去关心、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由成长。教育不能“抓大放小”,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而是关爱优等生,不歧视而是鼓励后进生,不漠视而是重视中等生,使学生在与教师真诚的交流、沟通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在教学中,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情感基础。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途径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各类学科均在积极地探寻适合本门学科的教学模式。而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为主。鉴于此,本文将从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探究在新课标下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对策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得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提高的倾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改变传统的考核标准,不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生物知识掌握的唯一参考标准,而是以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为评价的标准。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实验。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被动,知识的掌握也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缺乏学生自己的探究实践。这种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