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5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二、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一)美感欣赏法

  这是欣赏音乐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欣赏者通过对音乐音响所产生的感知和体验,纯粹为了体会对音乐音响的乐趣而倾听。在这个阶段,欣赏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直接从音乐音响中获得一种愉悦,“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便已深受感动了。有些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抚我们,他们通过生动性情感的美感的激发,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引自玛克思·德索: 《美学与艺术理论》-书中第三章“审美体验”)。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射”,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这些音响包含的任何意味和思想,而是来自这些音响本身的愉悦感觉。单凭这种感染力就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然而又有魅力的心境中去,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直接的体验,无需经过一个理解与认识的过程。

  (二)表达欣赏法

  艾伦·科普兰说过:“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含义,而这种含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我们在这个阶段欣赏乐曲时,首先选择一些主体单一、表达意义明确的音乐去聆听,而后再有选择性地欣赏室内乐、奏鸣曲、交响曲等。由于欣赏者的经历、文化素质、艺术品位不同,对欣赏主题音乐含义的理解和描绘,也会不完全相同,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感受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所表达的特征。

  (三)比较欣赏法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区别点和共同点的方法,它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思维方法之一。艺术虽不同于科学,却并不排除把比较作为了解音乐、鉴别音乐的一个基本方法。

  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是比较方法的客观基础。在音乐中,音的高与低,音值的长与短,力度的强与弱,速度的快与慢,节奏的疏与密,和声的协和与不协和,音色的亮与暗、浓与淡,以及音乐形象的美与丑、悲与喜、粗犷与纤细、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等等,都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音乐中处处表现出一与多的辩证法。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从A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了A,但不是回到起点,而是实现了音乐形象或思想、意境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没有平地,不显高山”,对比的运用,为欣赏者提供了对象,也提供了方法。

  比较,有美和丑的比较,同和异的比较,格调较低和较高的比较,内容深与浅的比较,内涵丰富与浅薄的比较,等等。丑的、格调低的内容浅薄的东西听得多了,结果是欣赏水平的日益下降。有的人初听港台风格的“流行歌曲”还觉得有些刺耳,觉得软绵绵,听了多次以后反而觉得听听无妨。歌曲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变的是听者的鉴别能力下降了。听者的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愈是有文化、讲究道德修养的人,愈是倾向于欣赏内涵更丰富的音乐,因为每一次欣赏都会使他们得到新的感受。世界上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耐人寻味、百听不厌,与他们的音乐中深邃的内涵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当前的音乐生活中,一些青年人从“流行歌曲热”逐步转向“交响乐热”,反映了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的趋势。

  三、音乐欣赏中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欣赏的方法与原则构成了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系统,在这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其欣赏方法和原则不是彼此分割,而是统一的。首先我们认识音乐,就其前提是学会认识节奏。音符本身的变化是有限的,而无限的正是组合音符的节奏。

  音乐中由于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音乐的节奏一是指长短的交替,二是指强弱音的反复。它是持续不断出现的乐音组织起来的基本手段,是音乐骨架。在音乐的诸多因素中,节奏最先形成,它起源于人们对劳动及其它运动状态的一种模拟或反映。随着人类审美和认识的提高与深化,节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并形成了立体化的节奏织体。

  节奏构成了音符的长短关系,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性。在音乐中,把音乐用有次序的强弱关系组织起来的是节拍,它是测量音乐长的基本时间单位,谱面上2/4或3/4这样的标记就是节拍记号,它表明音乐以四分音符为一拍,重音次序是强弱或强弱弱。在音乐中节拍是持续不断的,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获得了变化的节奏感觉。郭沫若曾具体分析了节奏的两种情况:一种是鼓舞的节奏,先抑后扬;一种是沉静的节奏,先扬后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