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论文(通用15篇)

123 阅读25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其次,认识音乐的旋律。节奏因形式因素有规律的重复,而产生单纯、明确的联系,富有机械美和静态美;旋律因形式因有规律的变化,而产生高低、起伏、进退和间隔的律动关系,富于充实的变化美和动态美。节奏是旋律的纯化,旋律是节奏的深化。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旋律。旋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旋律是集中体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及其情感性质的手段。它是音乐主要魅力所在,有人称它为音乐的灵魂。在欣赏音乐时,旋律是最鲜明和最易被人感知的。在某种意义上,旋律常常被看作是作品的象征和代表。旋律的表情功能是很强的,但通常是节奏的安排、速度的快慢、和声的动力和色彩等几种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形成一种效果,使旋律具有感人至深的表现力。作为一种天赋本能,人人都有鉴赏音乐的潜能:但由于是本能,鉴赏音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与智力一样,生来并不平等,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最高的敏感度。如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西斯汀教堂,将秘不外传的包括5个声部的变调大合唱,只听一遍就记了下来,这就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无比敏锐的听觉记忆。对于音乐的领会能力虽然有个体差异,但都有培养的空间,任何天赋也都需要培养才能发扬光大。要形成一对“音乐的耳朵”,大量的教育训练和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并深入到音乐的结构之中,领会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因素,听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开阔音乐修养的视野,都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此外,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所以,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欣赏者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欣赏。

  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论文 篇2

  一、讲解与欣赏的相互促进,替乐曲增添魅力

  教师合理的讲解是激发趣味的最传统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不能因为批判灌输式教学就放弃教师的讲解。在音乐鉴赏中讲解乐曲的背景如:《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生平与风格的关系;听民间丝竹《中花六板》之前了解苏州的历史名人如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园林建筑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等;将苏州评弹的历史与故事等。通过讲解这些知识,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乐曲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欣赏乐曲的期待感,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投入。

  二、借用器乐进课堂,让教学充满趣味

  乐器进课堂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结合学校条件与师生的才艺能力,把一些乐器带进教室。在欣赏音乐的前后适当地演奏一下这些乐器,或者让擅长的学生当台表演一下,学生对于这些乐器有了一个简单的印象后,再欣赏乐曲就会注意这些乐器在乐曲中的声音,会更加感受到在整体音乐中、由专业演奏家演奏的音乐之美。例如:在欣赏江南音乐时,可以将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带上课堂,让学生熟悉其形状与声音,再去欣赏《春江花月夜》《中花六板》等,学生一定会更加投入。另外,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一些小型的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会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三、在评、比、看、做中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首先,可以通过评与比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体现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直接按的不同风格,江南丝竹婉约、轻柔,广东音乐传统而又现代,清新活泼、乐观向上。通过对比欣赏,学生可以分析他们的乐器的差别,风格的不同,避免了过去音乐欣赏课堂的被动听音乐的状态。其次,可以利用看与做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热情。例如:可以用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宏大图片,观看大草原、黄土高坡、壶口瀑布、自然景观、经典建筑等。教学时,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表演、歌唱这些乐曲,增加感性认识。再如,介绍音乐的背景故事,如讲解二中时期人民抗击侵略的感人故事,然后让学生理解《喀秋莎》《马赛曲》等;介绍肖邦时,播放《一曲难忘》片段“他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哭着拍打着钢琴”,再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